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肾透明细胞癌(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 RCCC)在肾细胞癌中可占到78.6%。其中无症状肾癌达33%-50%。因其中晚期缺乏特异疗法,即使行手术治疗,仍有约40%的患者会出现复发或远处转移,平均存活时间多低于1年。如果能实现早期诊治,大病例随访研究得出RCCC的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4%。所以迫切需要深入探讨RCCC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以探寻早期诊治的新途径。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的生物学特性已经从病理组织学及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得到深入研究,表明其可能在RCCC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DNMT1和HDAC1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明显上调,导致基因组稳定性下降、原癌基因表达活跃、抑癌基因功能丧失,成为恶性肿瘤细胞最具特征性的早期分子改变。因此,深入研究DNMT1和HDAC1在RC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变化,将可能揭示其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临床诊疗与预后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指标。目的:分别检测DNMT1和HDAC1在RCCC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就两者表达相关性进行分析,为RCCC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线索。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 S-P法分别检测57例RCCC组织、33例癌旁及15例正常肾组织标本中DNMT1和HDAC1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所得结果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以α=0.05为有显著性检验水准。结果:1. DNMT1蛋白在RCCC、癌旁及正常肾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9%、21.2%和20.0%,癌组织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及正常肾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DAC1蛋白在RCCC组织、癌旁及正常肾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6%、36.3%和13.3%,癌组织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及正常肾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DNMT1及HDAC1蛋白在RCCC组织中的表达均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及临床病理分期相关(P<0.05)。3. DNMT1与HDAC1蛋白表达呈明显正相关。结论:1. DNMT1和HDAC1蛋白表达较正常肾组织明显增高,可能是RCCC发生的早期事件,提示两者过表达可能与RCCC的发生、发展机制密切相关。2. DNMT1和HDAC1蛋白高表达均与分化程度及临床病理分期相关并随组织异型程度增加其表达水平逐渐升高,提示其促进了RCCC的进展,并能够反映RCCC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可能成为RCCC的预后判断新指标。3. DNMT1与HDAC1蛋白表达呈明显正相关,提示两者协同促进了RCCC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