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作障碍是西洋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连作带来西洋参病虫害严重发生,产量明显降低,甚至绝产。本论文对连作对西洋参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西洋参根际的化感物质变化,为解决西洋参的连作障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对不同生长年限的西洋参连作结果研究表明,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西洋参根重逐年下降,根系活力逐年升高。与对照相比2年生西洋参根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在3年、4年生西洋参根中活性逐年降低。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在3年生地中活性最高,4年生地中POD活性降低到对照水平,而GR活性虽有降低但仍比对照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西洋参种植年限增加逐年下降趋势。2年、3年连作根中丙二醛(MDA)含量与对照间没有显著差异,而4年连作明显升高。利用生菜、西洋参种子生物检测结果显示,西洋参根际土壤丙酮提取物的抑制活性比甲醇提取物、水提取物活性高。对丙酮提取物的进一步分离结果表明中性组分比碱性组分、酸性组分抑制活性高,脂溶性组分比水溶性组分生物活性高。脂溶性组分对种子萌发及生长均有抑制,中性组分仅对胚根生长有抑制作用。显示根际土壤的丙酮浸提液中脂溶性组分存在较强的生长抑制物质。在生物检测试验基础上,对西洋参根际土壤中的化感物质进行GC-MS鉴定。分析结果显示西洋参根际土壤中含有烷烃、醇、酮、醛、脂肪酸、芳香烃、苯甲酸酯、脂肪酸酯、甲基萘、萘醌、苯醌、杂环化合物、腈、萜类、甾类等化感物质。与对照相比,北京地区西洋参根际土壤中甾烷类、脂肪酸类、脂肪酸酯类物质明显增加,吉林地区根际土壤中甾烷类物质数量和种类也明显增加。本试验根据土壤中化合物进行聚类分析,将土壤样品归为5类。吉林地区2-4年生西洋参根际土归为一类,吉林1年生西洋参根际土自成一类;吉林1-4年对照土壤归为一类。北京1-4年根际土壤归为一类;北京对照土壤归为一类。说明了不同生长期西洋参根际土壤中的化感物质具有较强的相似性,而与对照土壤中存在一定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