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地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帕金森病伴发骨质疏松的影响

来源 :青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fen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对青海地区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影响研究,来探讨高原地区PD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为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09月至2021年12月来自青海西宁及周边地区(平均海拔2,300m)中老年原发性PD患者100例,年龄为51-80岁,汉、藏、回、土族作为研究对象,以汉族为主。根据骨质变化程度分为骨质疏松组34例、骨量减少组35例、骨量正常组31例。同时选取90例非PD(NO-PD组)为对照组,根据骨质变化程度分为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各30例。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设计,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一般资料(起病年龄、PD家族史、临床分型、农药接触或重金属史),采用帕金森病评定量表(MDS-UDPRS)和改良版H-Y分期、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测定PD患者的运动、非运动症状以及运动并发症。收集外周血进行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维生素B12(Vit B12)和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进行测定。简易工具(FRAX)进行未来10年骨质疏松性(PMOF)和髋部骨折的概率(PHF)、微型营养评价量表(MNA)测定、骨密度(BMD)使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进行骨折风险预测评估。结果:1、PD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者(46.0%)、营养不良者(12.0%)、有饮茶史者(42.0%)和喜偏荤者(62.0%)明显高于NO-PD患者(13.3%,0.0%,11.1%,45.6%)。与NO-PD组比较,PD患者中血清25-(OH)D水平、腰椎、左侧股骨颈、右侧髋关节的BMD和T值、MNA总分及其分项(一般评估、营养筛查)明显降低(P<0.05,P<0.001),而血清Hcy水平、PMOF和PHF值明显增高(P<0.0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偏荤食者(OR:2.859、95%CI:1.139-7.176、P=0.025)、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危险者(OR:0.576、95%CI:0.453-0.732、P<0.001)、低左侧股骨颈BMD(OR:0.001、95%CI:0.000-0.131、P=0.005)、血清25-(OH)D水平降低(OR:0.923、95%CI:0.870-0.980、P=0.008)、HHcy(O R:1.096、95%CI:1.004-1.197、P=0.041)是发生PD患者的危险因素。但饮茶史(OR:0.059、95%CI:0.017-0.203、P<0.001)是PD发生的保护性因素。2、青海地区PD伴震颤型(82.4%)、跌倒(50.0%)在骨质疏松组中明显高于骨质正常组(51.6%、19.4%);PD伴疼痛在骨质疏松(76.5%)、骨量减少(62.9%)组中显著高于骨质正常组(41.9%)(P<0.05)。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的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骨质正常组(P<0.01,P<0.05);骨质疏松组的LED值高于骨量减少和骨质正常组(P<0.05,P<0.01);而骨质疏松组MNA总分及其分项(一般评估)评分低于骨量减少及骨质正常组(P<0.01,P<0.05);与骨质正常组比较,骨质疏松组P D病程、H-Y分级和平均年龄明显偏高,营养筛查评分和血清25-(OH)D水平明显偏低(P<0.05)。3、青海地区PD伴HHcy患者中,骨质疏松和骨质减少组PD病程、PMOF、PHF显著高于骨质正常组(P<0.01,P<0.05);与骨质正常组比较,骨质疏松组H-Y分级明显偏高,MNA评分明显偏低(P<0.01)。进一步与PD伴骨质疏松组间比较显示,HHcy组的病程明显高于正常Hcy组(P<0.01);在PD伴骨量减少组间中,HHcy组的双侧髋关节BMD和T值显著低于正常Hcy组(P<0.05)。结论:1、偏荤食者、营养不良、股骨颈、髋关节骨密度和维生素D水平低、HHcy是PD易发的危险因素。2、PD(震颤型、强直型)同时伴病情重和病程长、以及营养状况差、HHcy、维生素D水平低、疼痛和跌倒等都是PD患者伴发骨质疏松的重要影响因素。3、HHcy可使PD病情加重、同时也加快骨质疏松疾病的进程,同时发现PD患者在骨量减少期已经存在骨质疏松发生的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嵌顿疝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降钙素原(PCT)、以及D-二聚体(D-Dimer)在单纯嵌顿疝发生时以及发生嵌顿肠坏死时的表达水平,旨在为嵌顿疝治疗过程中判断肠管是否坏死、是否需要行肠切除术提供临床参考,降低主观因素判断误差。方法:本研究收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腹部腔镜外科·疝中心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97例嵌顿疝患者,根据
学位
目的上皮性卵巢癌(EOC)在所有女性生殖道癌症中死亡率最高。本研究通过检测威尔姆氏瘤基因1(WT1)、配对盒基因8(PAX8)在EOC、交界性(BOT)和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在不同恶性程度的卵巢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二者与EO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二者相关性;分析二者与浆液性癌(OSC)预后的关系,为EOC的临床诊治与预后提供新思路与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
学位
目的探究盐胁迫条件下坎帕尼亚盐单胞菌(Halomonas campaniensis)的差异基因表达水平,挖掘四氢嘧啶(Ectoine)合成代谢相关联的差异基因。同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野生型盐单胞菌XH26的高丝氨酸脱氢酶基因(hom),探究hom基因敲除后对Ectoine产量的影响。方法设置无盐组NS(0 mol/L Na Cl)、中盐组MS(1.5 mol/L Na C
学位
目的:本文分析藏族慢性高原病(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CMS)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数量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检测藏族CMS患者与健康人群骨髓巨核细胞增殖、凋亡变化及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比较两组间骨髓巨核细胞增殖、凋亡变化的差异,明确CMS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变化,研究巨核细胞增殖、凋亡在其变化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0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青海省玉树州八一医院藏族C
学位
目的:研究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程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青海红十字医院2020-2021年产科门诊收治的706例初产妇,剔除106例由各种因素导致的未能从阴道分娩的产妇,按照产妇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原则,分成镇痛组(硬膜外麻醉)和对照组(无任何镇痛),每组各300例。收集两组产妇的各项研究数据,统计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基础生命体征、产程时长、产程的干预(缩宫素使用、抗生素使用、侧切、器械
学位
目的:通过收集研究对象病例资料及检测血清Th1(IL-2、IFN-γ)、Th2(IL-10)、Treg(TGF-β)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分析两种疾病的交互影响及三种Th细胞相关因子在HAE和CHB共感染中的表达水平及潜在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20年-2021年入院后确诊的HAE组患者20例,CHB组患者23例,HAE+CHB组患者17例,HC组健康体检者20例,所有病例资料
学位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合并营养不良、衰弱的患病现状,分析讨论患者营养不良、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以便为AECOPD今后的综合管理提供可能的依据,预防恶性事件的发生。方法从2020年11月至2021年9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就诊住院的160例AECOPD患者为
学位
提出了一款应用于Ku波段的宽带高增益基片集成腔(Substrate Integrated Cavity, SIC)圆极化阵列天线。通过引入沿SIC口径面对角线放置的一对半月形寄生贴片和SIC底部馈电纵缝,使SIC中的TM211和TM121谐振模式幅值相等、相位相差90°,产生高增益圆极化辐射。同时,双寄生贴片还引入了一种背腔缝隙耦合振子圆极化辐射模式,扩宽了天线高增益圆极化辐射带宽。在此基础上,设
期刊
目的:本研究初步探讨青海地区胎膜早破(PROM)产妇胎膜组织中Toll样受体-2(TLR-2)、人α防御素-3(HNP-3)的表达和意义,为青海地区PROM的研究及防治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为预防PROM寻找新的突破口。方法:(1)收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PROM产妇和同期正常妊娠产妇的胎膜组织标本,PROM组30例,正常妊娠组30例。(2)通过免疫组化检测PR
学位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我国对锂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大力开发盐湖卤水锂资源,是锂盐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已成功开发了多种提锂方法,实现了对盐湖卤水锂资源的规模化开采和工业化应用,这些方法都以提钾后的老卤为原料,通过盐田自然蒸发实现锂的富集。然而,对硫酸镁亚型盐湖卤水,随着卤水的蒸发浓缩,Li+随同其它盐类夹带析出,从而造成锂的大量损失,影响锂的有效富集;同时,在卤水净化过程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