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呈现总体增长态势,并于2014年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FDI流入国。但是投向制造业的FDI呈现一定程度的低端化锁定,不利于我国引进外资从"量"到"质"的转变。FDI的流入对就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众多学者对外商直接投资就业效应展开研究,制造业FDI对就业的影响也备受关注。目前我国制造业的持续发展面临资源环境制约凸显、产业发展乏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刻不容缓。本文选择不同类型制造业为视角,深入探究传统、先进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就业效应存在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这对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状况的改善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就业的传导机制进行一般性理论分析,随后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制造业总体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来看,FDI、国内资本形成、出口贸易增长率的变动对就业人数增长率的变动存在正向影响,研发投入增长率的变动对就业人数增长率的变动存在负向影响。随后,利用制造业各细分行业面板数据,在一个包含外商直接投资、国内资本形成、出口贸易、研发投入、平均工资等因素的框架内,对比分析传统、先进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就业效应存在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先进制造业FDI与国内资本形成对就业的影响大于传统制造业;但先进制造业出口贸易对就业的影响小于传统制造业;先进制造业研发投入对就业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但传统制造业研发投入对就业的影响不显著。最后,针对我国当前如何调整引进外资策略以尽快实现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状况改善提出了有益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