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粮食类家庭农场研究:形成、经营效率与生存能力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hluc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村集体经济的活力并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其带来的土地细碎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农民老弱化以及农业成本高收益低带来的农业兼业化等问题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因此,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如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等已成为目前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作为一种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农业生产的计量和监督成本,有利于农民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农业生产,因此发展家庭农场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山东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也是粮食主产省,在发展家庭农场,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中具有重要的代表作用。因此本文以山东省为例,来对粮食类家庭农场进行研究。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访谈专家、政府工作人员和实地调查,沿着如何促进粮食类家庭农场的形成、如何改进粮食类家庭农场的经营、如何实现粮食类家庭农场的生存的研究思路,本文以山东省为例,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均值分析、交叉列联表分析、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解释结构模型、随机前沿分析和生存分析等方法,对粮食类家庭农场进行研究。首先,从农场主和农户视角分析影响粮食类家庭农场形成的因素。本文通过对山东省粮食类家庭农场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回归分析方法识别出粮食类家庭农场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场主和劳动雇工、资金及土地是影响粮食类家庭农场形成的关键因素,基础设施对粮食类家庭农场的形成有一定影响;社会化服务和产业带动体系对粮食类家庭农场的形成没有明显的作用。然后,从农户角度,分别以农户土地转出意愿、农户规模经营意愿、农户生产性融资能力代表土地、农场主和资金,进一步分析影响粮食类家庭农场形成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务工人口年龄、户主年龄、粮食作物为主、政府扶持、务农认知和地租对农地转出意愿具有正向影响,而务农人口年龄、土地面积、经济作物为主、务农收入比例、土地情感、农业补贴、务农收入和知识技能具有负向影响;务农人口年龄、户主年龄、户主教育程度、土地面积、务农收入比例、农业补贴、知识技能、转包土地稳定性、机械化耕种条件、土地情感和融资能力对农户规模经营意愿有正向影响,而务工人口年龄和保守倾向具有负向影响;资产抵押、农业经营、融资程序了解和农户信用等农户自身因素是其生产性融资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金融供给对农户生产性融资能力有一定显著影响。其次,采用SFA一步法分析粮食类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分析粮食类家庭农场的经营现状,发现其具有以下典型的特征:一是现代化程度不高,尚未树立起品牌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二是农场主来源相对集中,农业经营对年轻人吸引力度有限;三是土地流转谈判工作量大,流转困难;四是经营粮食类家庭农场投资大,但资金来源渠道有限;五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令人满意,但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数量不足,带动效果有限。通过SFA一步法分析发现,粮食类家庭农场在粮食产量中的技术效率损失相对较小,在经营净收益中的技术效率损失相对较大。这说明在农业生产兼业化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农户小规模生产中精耕细作的优势在逐渐消失;在粮食价格普遍偏低,农业生产投资相对较高的情况下,粮食类家庭农场的盈利能力相对不足。土地投入和土地替代投入对产量影响显著,而土地投入、劳动力投入、地租投入、劳动力替代投入和土地替代投入则对净收益影响显著。同时,分析了粮食类家庭农场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为改进家庭农场的经营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再次,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了粮食类家庭农场生存的影响因素。2016年初以来,粮食类家庭农场的经营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2016年玉米价格机制的调整对山东省粮食类家庭农场的生存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通过生存分析发现,地租约定形式、投入资金数量、加入合作社和与农业企业联系对粮食类家庭农场的生存有正向影响;借贷资金数量对粮食类家庭农场的生存有负向影响。最后,多角度构建了粮食类家庭农场的发展对策。在界定粮食类家庭农场的现代化性质和适度规模的基础上,从4个角度构建了粮食类家庭农场的发展对策:一是识别职业农民潜在人群,提高农场主职业能力;二是加快农地流转,为粮食类家庭农场规模经营提供土地保障;三是提升农场主生产性融资能力,为发展粮食类家庭农场提供资金支持;四是加强财政支持优化经营环境,促进粮食类家庭农场发展。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粮食类家庭农场发展的全过程开展研究,分别从家庭农场的形成、经营效率和生存能力的视角来研究家庭农场,克服了仅从粮食类家庭农场发展的某个阶段来研究的不足。二是,基于农场主和农户认知的微观视角对粮食类家庭农场进行研究,提升了家庭农场的研究深度。三是,跟踪了粮食类家庭农场的生存发展状况,分析了粮食类家庭农场的生存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为实现粮食类家庭农场的长期生存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综合分析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改变与抑郁症的相关性。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8-01/2003-12有关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同抑郁症相关性的研究文献,检索
期刊
期刊
分析了常规潜艇作战资源信息系统结构,明确了该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消息中间件并将其应用到常规潜艇作战资源信息系统;建立了基于消息中间件的常规潜艇作战资源信息
目的了解上海市中心城区院前急救20ll-2014年业务量中急救业务的趋势走向,用趋势季节模型预测急救车次,为制定工作计划和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和最小
资料与方法1996年2月-2007年12月利用邻近深筋膜皮瓣治疗四肢骨折术后接骨板外露24例,其中男19例,女5例;年龄15~58岁,平均38岁。其中胫骨中上段8例,胫骨中下段10例,腓骨中下段3例,尺
为进一步认识底板破坏机理,运用半无限体理论计算了致使底板临界破坏的应力及位置,结合塑性力学的滑移线场理论推导出底板最大破坏深度计算公式,分析了底板最大破坏深度及其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6月就诊的甲状腺癌患者34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对甲状腺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表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癌14例(41.2%),未能确定良恶性11例(32.3%),误诊为良性病变9例(26.5%);本组甲状腺癌声像图表现如下:单发20例(58.8%),纵横比≥
才子佳人小说即是对当时社会的描写,又是对文人内心世界的表露。《定情人》一书中具有一定的喜剧色彩,主要表现在情节中矛盾危机的轻松化解和小人受挫等方面。本文将从《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