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智能复合材料板的形状控制及其优化设计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nchou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压电智能结构是利用压电材料所具有的压电效应,使结构具有传感和驱动的能力。这种结构具有响应快、自诊断,自修复等特点,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成为智能结构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由于其优越的力学性能也广泛应用于工程结构之中,但由于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经常在热环境下工作下,因此,如何控制其热变形,也是工程中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采用基于复合材料一阶剪切效应理论的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压电智能复合材料层合板在考虑热载荷下的变形,以及使用压电作动器对层合板进行形状修复的问题。在文中,作者首先对压电智能结构的特点和其分析方法的国内外发展现况进行了评述;然后,分别介绍了基于复合材料一阶剪切效应理论的层合板理论和相应的有限元列式:其次,介绍了压电材料的本构关系,驱动原理,提出了考虑热载荷的含粘结层压电智能结构模型;最后通过典型数值算例分别研究了复合材料层合板的热变形,压电作动器对层合板进行形状控制,作动器上所施加的电压值优化以及使用压电作动器对热变形层合板进行形状修复等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压电智能复合材料层合板在热载荷作用下的变形明显,而采用压电作动器对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形状控制可以取得很高的精度,对其热变形进行修复效果良好。本文提出的方法和所得结论对研究在热-电-力多场耦合情况下,压电智能层合板结构的变形分析和形状控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项研究工作是大连理工大学理学学科研究基金项目“考虑界面脱粘损伤压电复合材料智能加筋板壳结构在静、动力载荷作用下的失效研究”(编号:SFDUT07011)中的子课题研究内容之一。
其他文献
学位
本文研究内容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异形柱结构空间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方法和整体抗震性能研究”(项目编号50478067)的一个组成部分。《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
随着岩石力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不仅有别于其它工程材料,而且与土或混凝土材料也存在较明显的差异。近年来,损伤力学的发展为岩石材料的非弹性性质和破坏
近年来,压电阻抗法应用于结构健康监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基本原理是:结构损伤将引起结构机械阻抗变化,由于结构的机械阻抗难以通过直接测试得到,可利用压电材料的机电耦合
华东电网自引入电力市场竞争机制以来,电力部门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其中对负荷预测的准确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复杂的电力市场运营环境下,对负荷大小做出准确预测,将有助于经济
本文围绕约束力学系统的积分理论这一主题,较系统地研究了相对运动动力学系统的代数结构和经典积分理论、约束动力学系统的Lie对称性与守恒量及其逆问题、动力学系统的离散变
随着感应加热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感应加热设备的不断发展,感应加热的应用领域和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随着频率的提高,自关断器件的开关损耗己不容忽视,它不但严重降低了电源的效率,而且对器件本身的损耗也很大,缩短了使用寿命,这也是电力电子技术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的工作就在于对以IGBT为开关器件的感应加热电源进行研究,对于串联感应加热电源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方法非对称电压控制(AVC)。通过对门极驱动信号
在AVC的无功优化模块中,对离散控制设备的动作次数(包括电容器投切的次数、变压器档位的调节次数)有一定的限制,而动作次数的限制直接影响到系统网损的可降性和电压的稳定性,因此如何在动作次数的限制下使网损下降和电压水平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程度是电力工作者追求的目标。电容器的配置长期以来按经验配置,往往出现配置地点不当、高低压电网电容器补偿容量倒置的情况,使得AVC无功优化环节控制设备频繁投切或调节,造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