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填海造地物权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b4796766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填海造地在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空间、缓解人地矛盾、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将填海造地作为海域使用权的一种类型加以规制的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权制度模式,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我国填海造地涉及的物权法律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填海造地中海域所有权、海域使用权、海域转变为土地中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权利消灭和产生等问题为研究中心,通过大量的数据、案例和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实证考察,总结出我国填海造地及其物权法律规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现有制度的理论基础进行反思,设计出全新的填海造地权作为填海造地的“基础权利”,并对填海造地中的相关物权的消灭、产生提出具体的完善对策。通过对国家海洋局每年发布的《海域使用管理公报》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我国从2002-2015年填海造地确权总面积达144942.85公顷,所征收的填海造地海域使用金数额达628.6亿元,占海域使用权出让金总额的比例年均约77%左右,填海造地的地价构成主要包括海域使用金和填海工程成本,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虽然远比其他用海方式的征收标准高,但填海形成土地的成本远比相同位置的地价水平低,助长了填海造地之风。总体上看,填海造地在增加土地供给、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维护国家主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会造成海岸陆地地貌发生改变、海洋生物多样性退化以及海洋环境污染、社会矛盾激化、社会资源浪费等诸多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在理论基础方面,我国现行海域物权制度以国家海域所有权为基础,通过设立海域使用权达到海域分散利用的目的,而填海造地是作为海域使用权的一种类型纳入用益物权的范畴,并受到更多的限制,其理论基础主要涉及国家所有权理论、用益物权理论和物权生态化理论。这些理论虽然为我国填海造地提供了依据,但也还存在重大缺陷:一是海域使用权作为填海造地的“基础权利”,使得作为用益物权性质的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权包含了将他人所有的海域进行事实上处分的权能,违背了用益物权的基本原理;二是将填海造地仅局限在海域权利范围内,无法合理解释将海域资源转变为土地资源的真正权利来源;三是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权转为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存在问题。这些理论上的缺陷会导致实践中产生诸多问题。在立法上,通过对现行全国性和地方法律文件的全面梳理、总结,发现目前我国海域所有权、海域使用权已经有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对填海造地中新增土地的所有权归属、海域使用权转化为土地使用权、填海造地新增土地使用权、填海造地中的征收补偿与权利损害赔偿等有了总体规定,而地方性法规也做了很多细化规定。但以海域使用权作为填海造地的“基础权利”存在根本性缺陷,并且相关立法体系也不完整,在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权取得、海域使用权与土地使用权的衔接、“换证”是否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以及填海引起的征收补偿和损害赔偿等方面的规定都还存在缺漏和矛盾。在司法实践上,通过对从中国裁判文书网、无讼案例网以及北大法宝司法案例数据库中筛选出的40个案例样本进行分析,发现因填海造地引发的纠纷主要集中在因对滩涂属于土地还是属于海域的不同认识导致的集体土地所有权与海域国家所有权权属争议、因填海造地引起的收回(征收)补偿争议、填海造地造成环境污染导致的财产损害及赔偿争议、没有取得海域使用权或超越海域使用权的范围违法填海造地的纠纷等方面。填海造地涉及到海洋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法院裁判适用的实体法规范当然也涉及到海域、土地和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但主要适用《海域使用管理法》的规定。由于许多问题法律层面并无具体规定,填海造地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以及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等就成为了法院裁判的主要依据,凸显了我国现行填海造地法律制度供给不足。针对现有理论的不足,提出应创设全新的填海造地权来替代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权。填海造地的本质在于将海域资源转变为土地资源,涉及海域和土地两种资源,只有国家基于国家海域所有权人和国家土地所有权人的双重身份才能实施,国家海域所有权和国家土地所有权成为填海造地的“母权”,填海造地通过行政许可的方式具体实施。填海造地人通过许可获得填海造地权,其内容主要包括取得对待填海域的使用权、可以实施民事性质填海造地行为、在海域变成土地后取得新增土地的使用权。填海造地权在权利基础、权利内容和权利客体方面都具有复合型,将其定性为一种新型的用益物权,能合理解释填海造地的权利来源、解决填海造地实践中的各种难题,应通过修改《物权法》、《海域管理法》等建立填海造地权制度,并在未来民法典中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构建以填海造地权为中心的填海造地权利制度和完善以行政许可为中心的填海造地管理制度,为填海造地提供系统、完善的制度保障。在用填海造地权取代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权后,还要完善填海造地过程中原有权利的消灭、补偿和新权利的产生制度。在海域所有权、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完善方面,要详细区分不同类型采取国有海域所有权消灭、国有土地所有权的产生、集体土地所有权消灭与补偿等不同的措施,特别是要注意特殊情形下保留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具体措施。在海域使用权利方面,需要完善既有海域使用权的征收、补偿制度,确立公物性质海域上的习惯性利用权利,并创建海域习惯性利用权利的消灭与补偿制度。在生态利益保护方面,需要建立填海造地中海域生态价值的维持与转移制度并创建填海造地生态价值补偿制度。本文可预期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理论上通过用全新的填海造地权取代现有的填海造地海域使用权,将国家海域所有权和国家土地所有权共同作为填海造地的“母权”,将填海造地权界定为在权利基础、权利内容和权利客体方面都具有复合性的新型用益物权,从而克服现有理论在解释填海造地的“母权”、“基础权利”等方面的不足;其次,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论证了填海造地权的取得、行使、消灭等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详细地提出了完善填海造地中海域所有权、海域使用权、海域习惯性利用权等原有权利的消灭、补偿制度以及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等新权利的产生的具体措施,为填海造提供了系统、完备的制度保障;最后,研究方法上,通过实地调查、统计数据分析、现有立法分析和案例分析等实证分析的方法,使研究变得切实、可靠。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研究Frank征与Adropin的相关性,试图阐明Frank征发生的可能机制,以及Frank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disease,CAD)相关的理论依据。
作为重大生命事件,生育对女性的影响远胜于男性。在个体时间与精力的双重约束下,源自于工作与育儿的双重负担使得母亲的职业轨迹有别于父亲,而女性因生育所面临的种种职业遭
民国时期的戏曲创作及其理论研究,是中国戏曲史上再次崛起的一座高峰,产生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身为清末民初时颇负盛名的戏曲家,同时也是北大戏曲学教授的许之衡,生于广东番禺
研究背景肾癌是人泌尿生殖系统中常见的肿瘤,其较高的致死率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其中肾细胞癌最为常见,占成人肾脏恶性肿瘤的80%以上,其发病率仍在逐年上升中。尽管肾癌治疗方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大规模的修建和运营,车轮磨耗问题越发突出,影响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乘客乘坐舒适性,车轮的快速磨耗导致的车轮更换与镟修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缓解轮轨磨耗问题,针对现有的轮轨系统结构和运行环境,对地铁车轮型面进行优化,本文采用三次NURBS曲线构造车轮型面几何特征,设计低磨耗车轮型面优化设计模型,与车辆动力学模型进行集成,联合优化粒子群算法对车轮型面优化模型进行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以及与相关因素间的关联性,为从体质角度干预本病提供新思路,从而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方法:从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贵港市覃塘区东龙中心卫生院及大岭中心卫生院选取1314例人群为研究对象,对病例组高血压人群1042例和对照组正常人272例进行问卷调查。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对所收集到的调查对象进行相关体质辨识。同时收集
目前社会生产生活各个领域最主要的动力来源及热力来源仍然是矿物燃料的燃烧,人类迫切需要对燃烧机理进行深化研究。应用燃烧诊断技术,发现和掌握其规律,是深化燃烧机理研究
铎舞是一种民间舞蹈,在汉代以前或许就已经出现。汉魏之时,铎舞从民间进入宫廷宴会之中,深受统治者的喜爱。晋以后,其影响逐渐衰落,至隋,舞者已经不执铎,铎舞徒存其形。铎舞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死亡率极高,且其病因尚未明确。因此,对AD的发生机制进行深入研究能够为寻找该
近年来,煤化工产业在我国快速发展,直链烷烃作为费托合成主要产品之一,为生产高附加值的长链烯烃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为长链烷烃脱氢过程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目前工业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