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治理学术腐败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术道德是科学研究的基本伦理规范,是提高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的重要保证;学术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方面,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本文阐述了当前高校学术腐败的表现、危害及其社会特殊性,着重从多角度考察分析此现象的成因,以期为学术腐败的综合治理提供深层依据,最后对问题的解决提出相关的思考。本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章,总观当前高校学术腐败的现状:包括对学术腐败含义的界定,学术腐败的表现及危害。第二章,高校学术腐败的动因分析:主要从制度、利益和学术精神三方面分析。其中前两部分作为重点研究。制度方面包括教育体制与人才选拔机制、学术评价与评审的机制、学术管理体制和学术监管机制;利益分析方面包括现阶段我国高校资源分配的问题和高校教师利益需求分析。这一章通过对现有制度的分析,综合利益论的基本原理,对学术腐败的现实成因进行整体考察。第三章,是对于高校学术腐败治理的一些思考。在这一部分中,笔者主要坚持的理念是“合理考虑利益需求,走改革制度之路”。因此,其中的“坚持人本理念,利用利益机制,激发人的潜能”和“改革制度环境,加强法制建设”这两部分作为本章也是本文的重点。总体来说,本文认为高校学术腐败有多种成因因素,其根本原因关涉到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利益问题。从利益论的角度来看,追求个体或团体的利益最大化,应该给予正面理解,而不应一味的进行道德审判。在学术行为中,正当的利益追求与腐败行为的重要区别在于,在追求最大化的过程中,是否遵循现有制度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活动。同时,制度是规定同时又制约人在制度下行为的基本动因。制度的设定驱动了各学术行为主体的利益取向和本能诉求。因此,要解决学术腐败问题,首先要正面理解并建立、利用利益机制(包括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秉持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基本理念,在此基础上作制度的调整和改革。另外,对于学术的伦理精神的提倡从来都是不可忽视的,也只有在加强制度规范、保证利益平衡和倡导学术道德三方面共同作用下,该问题才能够更全面深入的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