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评论情感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udre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互联网购物已经逐渐成为消费的主要模式,在中国国民的购物消费中,网购消费比重逐年增大。半数以上的消费者在网购后会对所购买的商品进行评论,而超过七成的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会浏览商品评论。可见,商品评论数据已经成为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的重要依据。据新浪财经报道,2016年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总交易额超1207亿人民币,覆盖235个国家和地区,而伴随网络购物产生的商品评论数据也早已经到了TB级别。对于如此大的数据量,消费者逐条浏览商品评论数据已经变得不现实。但是如果只阅读部分商品评论数据往往会造成以点概面的问题。同时用户在选购商品时,会去各类网站查询商品参数,有时单个网站还不能满足用户需求,需要查询多个网站来获取商品参数。为了解决该问题,急需一款强有力的商品评论分析工具,使消费者能全面地、及时地获取商品评论的分析信息,并且可以查看商品参数信息,帮助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降低选购繁琐度。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商品评论数据的获取与预处理。分析国内热门电子商务网站,京东、淘宝和亚马逊的防爬虫措施。针对不同的防爬虫措施,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利用爬虫爬取商品评论数据。对于爬取下的商品评论数据,分析其中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帮助下一步的情感分析,减轻人工工作量。(2)商品评论的情感分析。对商品评论进行语法语义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利用Bootstrapping算法,结合规则与PMI方法,构建适合商品评论的情感词词典和评价对象词典。通过情感词词典和评价对象词典,利用规则抽取评价对象-情感词对。并建立商品特征与评价对象的映射关系,方便之后的分析结果展示工作。(3)商品评论情感分析结果的展示。利用Django框架,设计并实现商品评论情感分析系统。系统具有商品参数信息模块、品牌参数信息模块、商品情感信息模块、品牌情感信息模块、对比模块和推荐模块。参数信息模块的作用是为了减少用户选购商品时查询商品信息的繁琐步骤。情感信息模块则是从不同角度对比展示情感分析的结果,使用户轻松获得商品评论中蕴含的情感信息。对比模块和推荐模块则是结合商品评论情感分析结果和参数信息,帮助用户选购商品。另外,本文还对相关技术与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包括点互信息技术、句法分析、语义技术平台和Bootstrapping算法。本文建立适合于商品评论的情感词典和评价对象词典;利用词典抽取评价对象-情感词对,并建立评价对象和商品特征的关系;利用情感分析结果构建商品评论分析系统。该系统旨在帮助用户降低选购商品繁琐度,使用户能够清晰全面地了解商品评论中蕴含的信息。同时根据本系统的推荐和对比功能,帮助用户做出最终购买决定。
其他文献
人类的主要视觉感知来自物体的颜色、纹理和形状。纹理是物体表面的一种基本的属性也是物体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可以用它来描述和区分物体。纹理分析是人类区分目标的重要感知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穿戴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人们对产品体验要求的不断提高,自然和谐的交互界面依然成为交互领域研究的热点。传统的以“机器为中心”的交互方式也逐渐
随着计算机软件、硬件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产生了一种新的计算模型,即云计算。在云计算中,人们可以在云端享受各种云服务,这就需要云计算管理中心提供有效的安全机制,来保证服务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技术是21世纪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热门网络技术,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自身特点,节点能量十分有限,往往部署一次后就难以再次补充能量,因
近年来,作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科学研究的载体和小型高科技对抗的平台,机器人足球比赛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足球机器人涉及到机械、电子、控制、模式识别、图像处理和
在计算机视觉和计算图形学中,基于图像序列的三维模型重建技术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随着日益流行的虚拟现实、电子游戏、数字图书馆等领域的快速发展,高度真实感的三维模型的需
形式化方式包括了形式规范和设计验证两个方面,它的目的是以数学的方式来对系统进行描述,为保证软件的可靠性提供条件。在现代软件系统开发过程当中,经常会要求在某些限定的时间
综合模块化系统架构通过系统应用分区,构建面向通用平台、通用功能组织、应用功能独立、物理结构(射频、光电)和信息高度综合的开放式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是实现系统功能和资源的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及世界金融业的不断发展,金融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增加,金融预测日益受到学术界及金融业界的高度重视。人们希望通过对金融经营管理活动中难以确定的未来发展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信息共享、信息交流的时代,与此同时,随着指纹识别、掌纹识别、虹膜识别、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生物特征图像识别技术依据生物特征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