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寿康《中国哲学史通论》及其历史地位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q122620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哲学史通论》的作者范寿康(1896—1983)是我国著名的学者、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及爱国人士。范寿康的学术著作甚多:专著、编著有30部左右;论文200-300篇。他曾在我国的数所高校,如安徽大学、武汉大学、台湾大学等执教几十年,而且是台湾师范大学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哲学史通论》是范寿康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一部力作,书中引入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这是一创举,其功不可没。本文除了扼要介绍范寿康的生平、学术成果外,重点阐述了他《中国哲学史通论》中的哲学史方法论、儒家观、道家观、佛学观等,并尝试为这部书进行合理的历史和价值定位,指出它是首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系统研究中国哲学史的开山之作。论文还分析了范寿康《中国哲学史通论》的一些历史局限及其理论缺失。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初期,一批批留学归来的爱国知识分子为了“科学救国”,以图国家的强大,纷纷建立学术团体,进行科学研究,但这种救国热情却造成国内众多科研组织各自为政的局面,使整个科学界缺乏统一的领导和管理,严重影响了凝聚力的形成与科研能力的提升。然而时隔多年之后,直至1928年国立中央研究院的成立,才逐渐消除这种学界内耗的尴尬。虽然中央研究院从开始建立到最后终结,只存在了短暂的二十余年时间,可在这一过程中,中
针对风电系统居高不下的弃风率以及对电网稳定可靠性影响越来越大等问题,本文基于风电—氢储能与煤化工多能耦合系统能量广域协调控制架构,研究了本地WP-HES&CCMFCS监控系统.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科学自身存在着两个维度,一个是解释维度,一个是实践维度。在科学产生之初,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科学本质上作为人类的知识,体现着人类求知的本性,因此,它的主旨在于说明和解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