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与《萤窗异草》婚恋故事比较研究

来源 :陕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mayy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中国文言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其仿作在清代蔚为大观。长白浩歌子的《萤窗异草》便是其突出代表,作品在诸多方面与《聊斋志异》存在相似和不同。论文主要以两部著作中的婚恋故事为研究对象,从两部著作中的婚恋故事类型、婚恋故事人物形象及婚恋故事艺术成就三方面进行比较,探究两部作品婚恋故事的异同以及婚恋故事相异的原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对《聊斋志异》与《萤窗异草》婚恋故事的类型进行比较。在探究两部著作中人狐恋、人鬼恋、人仙恋故事发展源流的同时,主要从狐妻型、狐报恩型、狐谐型与狐祟型四方面对两部作品中人狐恋故事进行比较,从登门自荐型与路遇入冢型两方面对人鬼恋故事进行比较,从仙女下凡型、凡人遇仙型与凡人成仙型三方面对人仙恋故事进行比较,从自由恋爱型、父母之命型与媒妁之言型三方面对人人恋故事进行比较。第二章是对《聊斋志异》与《萤窗异草》婚恋故事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两部作品的婚恋故事中都塑造了贤妻良母类、巾帼雅媛类和凶悍妒妇类的女性人物形象以及痴情钟情类、薄情负心类的男性人物形象。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可以看出,两位作者都有主张男女爱情自由平等、更加关注女性、符合封建传统礼教以及情欲之爱与知己之爱相结合的婚恋观。不同之处在于蒲松龄表达婚恋观的方式更直接具体,长白浩歌子则比较隐晦含蓄;蒲松龄反对封建婚姻传统的态度比较平和,长白浩歌子反对封建婚姻传统的态度更坚决;蒲松龄对悍妇妒妇的态度比较温和,会给她们改过自新的机会,长白浩歌子的态度则比较激进,悍妇妒妇结局比较凄惨。第三章是对《聊斋志异》与《萤窗异草》婚恋故事的艺术成就进行比较。两书婚恋故事艺术成就的相似之处体现在奇幻与现实的紧密结合以及小说诗化的艺术品格。不同之处是在文体特征上,《聊斋志异》一书而兼二体,《萤窗异草》则是纯粹的传奇小说集;在叙事风格上,《聊斋志异》庄重严肃,《萤窗异草》轻松温和;在叙述重心上,《聊斋志异》偏向塑造人物,《萤窗异草》偏向建构情节。第四章是探析《聊斋志异》与《萤窗异草》婚恋故事相异的原因。蒲松龄与长白浩歌子均有充足的时间创作条件与便利的空间创作条件,但由于蒲松龄的创作动机比较复杂,长白浩歌子创作动机相对单纯;蒲松龄创作目的更多的是寄托孤愤之情,而长白浩歌子的创作目的则更倾向于劝诫讽世。正是因为两位作者在创作条件、创作动机及创作目的上存在差异,因此两部作品在婚恋故事创作上存在异同、各有千秋。
其他文献
三希堂乃清高宗之御用书房。因物以主贵,品以位高而名满天下,更因《御制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简称《三希堂法帖》)之刊布而如雷贯耳。
玛丽·S.奥斯汀撰写的《菲利普·弗瑞诺,美国革命诗人:人物史与时代史》是第一部菲利普·弗瑞诺传记。该传记一共六大部分,其中正文十二章,主要记叙菲利普·
在繁荣之中令人忧虑,这似乎是隐在香港身后的一个奇妙的轮回。十年前,人们以平稳过渡描述香港回归,但没有人能确定从纸上变为现实的"一国两制",会将香港引向何处。经济生活看
期刊
3月26日,江苏省第十期城市规划专题研讨班在南京举行开班仪式。江苏省省长梁保华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他强调,城市规划是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综合性的工作,要充分认识规划
期刊
<正>第一部分:开题报告一、课题的研究背景新课程教育理念认为:初中语文教学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也曾说过,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原则的
会议
近年来,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迅猛发展,对金融服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据调查,银行业服务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实际操作过程
词汇是英语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磨蚀直接影响英语有效习得。大学中文专业后两学年取消英语课程,直接引发学生词汇磨蚀的产生与形成。四级水平以上学生词汇磨蚀缓慢,四级
动量效应是金融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对不同存续期公司股价动量效应进行研究,发现短存续期公司股价动量效应显著强于长存续期公司股价的动量效应。本文依据H S理论对此现
按照Moore关于远程教育交互活动的分类的理论框架,对河北电大成人公共英语课程进行了基于网络交互的英语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这种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的特点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扶贫攻坚改为脱贫攻坚,把农村人口是否全面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处乌蒙山区的百里杜鹃更是脱贫攻坚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