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丁烷氧化制顺酐VPO催化剂的制备及氧化机理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xin314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烷部分氧化法制备顺酐由于原料价廉、理论产率高、对环境污染小等原因,已逐渐替代苯法成为顺酐生产的主要技术路线。然而,对该工艺所用的VPO催化剂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因此对其制备工艺和反应机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本文制备了用于丁烷部分氧化制顺酐的VPO催化剂和铈改性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钒价态分析、比表面积(BET)、孔结构分析及活性评价等方法考察了还原温度和磷酸浓度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还原温度为135℃下制备的催化剂前躯体由VOHPO4·0.5H2O组成,反应后催化剂主要的活性相为(VO)2P2O7,同时也有适量的β-VOPO4存在,获得了较好的催化性能;磷酸浓度主要通过其中的水影响催化剂的结构,浓度为85%的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效果较好。本文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程序升温还原-质谱技术(TPR-MS)对助剂铈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适宜的Ce/V原子比为0.06,铈的加入可以使催化剂中含有适当比例的V4+和V5+,增加了氧物种含量,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同时,铈的加入还可以抑制磷的流失,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通过对改进催化剂进行工艺条件影响的研究,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440℃,原料丁烷浓度1.7%(体积比),体积空速2500h-1,在此条件下,丁烷转化率77.7%,顺酐选择性67.4%,顺酐质量收率88.5wt%。本文通过程序升温脱附-质谱技术(TPD-MS)考察了丁烷在催化剂上的吸附行为,认为丁烷在催化剂表面存在着微弱的物理吸附;通过程序升温表面反应-质谱技术(TPSR-MS)考察了丁烷部分氧化制顺酐的反应机理,认为反应过程中存在多种形式的氧源,其中晶格氧是生成目标产物顺酐的主要氧源,吸附氧和游离的气相氧是生成深度氧化产物COX的主要氧源。最后,本文对在固定床反应器上用催化剂晶格氧部分氧化正丁烷制取顺酐的反应过程进行了初步探索,发现顺酐的选择性有较大提高,在丁烷转化率为20%时,顺酐选择性达到90%。并据此提出用固定床晶格氧化丁烷、并结合空气再生催化剂的方法,为丁烷部分氧化制备顺酐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溶洞治理是岩溶地区工程建设中较常遇到的问题 ,尤其是溶洞还处于滑动带。就贵州水黄公路K66+ 2 92 .17处一溶洞对滑坡地段的影响 ,从理论上论证了处理方案 ,对岩溶地区溶洞
目的了解社区住院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86例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查,并进行相关影响因素的分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第二季度门诊处方170820张,对抗菌药物不合理的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170820张处方有69609张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
目的:比较经直肠及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研究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统计北京医院1998~2007年间前列腺穿刺的患者,检索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2007
玉米肽不仅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而且其粘度低,在体内吸收快、利用率高等优点,并且具有消除疲劳、降血压、促进乙醇代谢等独特的生理活性。本实验通过对微生物发酵法
为了探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系统性硬皮病(SS)的药理机制,以体外培养的SS病人的皮肤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方法对21种常用活血化瘀中药的水溶性提取物对该细胞增殖的影响进
作为一部传世的经典影片佳作,《卡萨布兰卡》获得了当之无愧的赞誉。它是好莱坞传统叙事的一个范本,也是意识暗流形态分析的典型例子。本文通过分析黑、白、灰三色人物的巧妙
看图写话是写作的基础,但是目前小学低年级的看图写话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帮助有限。在看图写话的教学上教师应遵循少儿的认识规律,课堂上注重启发引导,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抽查我院近3年的儿科门诊处方,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调查15000张儿科处方共发现不合理用药处方692
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在陈堡油田陈2E1f1开展了井间示踪测试,并根据该试验结果对油层进行了整体调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