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渔业组织实施配额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x000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度捕捞、环境污染使得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传统管理手段面对现实难题显得束手无策。在这一背景中,渔业配额制度应运而生。配额制度是以渔业资源的最大可持续生产量为依据、限制捕捞量的产出管理模式,现已成为国际共识,在国际法层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区域渔业组织的协议和资源养护公约成为国际范围内落实配额制度的核心法律文件。为了化解矛盾,养护资源,区域渔业组织迅猛发展。但事物的前进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区域组织运行配额制度也有诸多问题。本文围绕上述内容层层递进剖析,通过详述区域组织配额制度,分析其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指出问题并提出对策。文章共分五章。第一章论述了配额制度的发生背景。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与此同时,环境污染也加剧了资源危机。已有的传统管理手段束手无策。人类开始转向新型管理思路,更多的努力和思考直指渔获量。于是配额制度应运而生。第二章系统论述了配额制度的内涵和法律特征。配额制度是以渔业资源的最大可持续生产量为依据,限制其捕捞量的产出式管理模式,现已成为国际共识,在国际法层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以时间和内容为依据,其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全球性国际条约的制定和区域组织法律文件广泛颁布。第三章以区域组织为视角实证分析配额制度的构成要件。配额制度共分为四个部分。即确定总可捕量、分配配额、配额交易和配额监管。其中,总可捕量的确定是基础,配额分配是重点,配额交易和监管是保障。第四章深入分析区域组织运行配额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首先,国际合作是渔业管理的必由之路。但全球性公约过于原则和抽象。众所周知,渔业资源区域特色鲜明,内生性的要求区域组织统筹实施本区域的资源管理,通过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提高制度的可行性和制度效率。第二,区域组织的初衷是养护渔业资源,其职能可以承载配额制度运行。第三,过往的合作实践为区域组织运行该项制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上述因素为配额制度在区域范围内运行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第五章分析区域组织运行配额制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问题一系总可捕量的评估偏离实际。对此,需要综合把握系统性、信息性、预测性和可行性原则确定合理的总可捕量。问题二系成员国对配额分配存在异议。对此,需严格遵循以义务履行称量权利获取的原则、准确理解共同但有区别的养护责任、优化争端解决机制来最终解决配额的分配。问题三系监管存在漏洞。对此,需要完善相关立法,加强国际合作,综合运用经济杠杆和行政手段打击非法捕捞。总之,问题解决的核心指导思想是尊重客观规律,秉持公正合理的管理理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等手段解决机制运行的相关问题。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胸部瘢痕疙瘩患者的一般情况、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疗效、生活质量评估及其影响因素,以更深入的了解胸部瘢痕疙瘩的特点,为指导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
股骨粗隆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的以上部位发生的骨折[1],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发病率高。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为髓内固定系统,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有很好的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黑恶势力不断向经济领域渗透、向基层蔓延。针对黑恶犯罪出现的新特点、新变化,隆回县公安机关不断摸索打黑除恶的新经验、新方法,初步形成了打
报纸
在丁腈橡胶(NBR)混炼过程中加入氧化锌(ZnO)与甲基丙烯酸(MAA),在橡胶基体中原位生成甲基丙烯酸锌(ZDMA),研究ZDMA对丁腈橡胶-金属粘接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原位生成
众所周知,农业科技发展与创新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科技保障,而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是实现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重要环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承担着农业技术推广最为艰巨的任务,发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中的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农业生产中的突发事件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损害,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对新农村建设、农民收入、居民生活、经济社会的健康
聚氨酯(PU)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聚合物材料。相对大多数聚合物材料而言,聚氨酯具有良好的耐辐照性能,因而可以应用在一些会受到高能量辐照的环境当中。但在辐照环境中长期使用的聚氨酯,仍然会快速老化导致其使用寿命缩短可靠性下降。为了提高聚氨酯在辐照环境下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在本文中首次将具有优异自由基清除能力的聚多巴胺纳米颗粒(PDAPs)作为抗辐照填料添加到聚氨酯中,以提高聚氨酯的耐辐照性能。由于目前还没
目的探讨斜位透视置入远端锁钉在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术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对使用交锁髓内钉固定的股骨干骨折9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斜位透视法置入远端锁钉,通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耕地作为土地的精华,是粮食安全、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提高耕地利用效益,是保证粮食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开展
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其刚性及抗弯强度非常高,同时又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能,从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虽然混凝土道路具有良好的性能,但其使用状况却不理想,这主要是由于混凝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