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调适与核心竞争力互动机理研究

来源 :武汉纺织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bat_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标志着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的提出。纺织服装工业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然而与国际一流水平相比,我国的纺织服装工业总体上呈现出大而不强,企业质量良莠不齐,在技术创新、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和品质控制等方面仍有较大的差距。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对我国纺织服装企业施加了一定的压力。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环境下,纺织企业转向绿色发展已成为既定的事实,然而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国纺织企业需要长期的持续不断的进行战略调适,培育适合新常态经济下的纺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有可能把握新的发展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在梳理企业战略调适与核心竞争力相关的文献及理论的基础上,对两者的互动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借用比较成熟的文本聚类方法对我国上市纺织公司的战略进行分析,得出4类战略分组,并进一步合理选择如意集团作为单案例研究对象,纵向多角度分析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战略调适与其核心竞争力的动态变化,探究本案例中战略调适与核心竞争力的互动机理。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验证发现,对已积累一定竞争优势的企业而言,环境的变化会从多个方面对企业现有的核心竞争力产生影响,使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减弱甚至成为竞争劣势。此时,为了保持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企业必须重新评估自己现有的资源与能力,实施战略调适,以期强化现有的竞争力或者重塑新的核心竞争力。然而,企业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之后可能过于高估既有盈利方式,形成路径依赖,造成优势固化,此时企业必须主动进行战略调适,从而避开固化陷阱,维持竞争优势,进入下一轮竞争优势周期循环。如此往复,在环境变化、路径依赖与战略调适的交互作用中,企业的竞争力表现出螺旋上升势态,并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其他文献
参考标准GB/T3354—1999测试了由碳纤维、玻璃纤维和尼龙纤维等编织的不同混杂纤维布和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板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拉伸过程曲线等,分析了混杂比例对干纤维布和
<正>单元整合备课,就是以单元主题为核心,以特定的目标为中心,组织安排课程的内容。"统编本"采用了"双线结构"重新编排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主题,这为单
创新是一个企业、产业和国家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手段,服务业也是如此。面对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瞬息万变的市场,服务企业只有通过创新以正确的决策和快捷的反应能力
本文概述了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从民族 /群体中心主义的定义、现象入手详细分析了它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负面影响(文化冲突、偏见、交际距离),并着重提出了克服这些负面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