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癌症对人类的健康威胁越来越大,开发治疗肿瘤疾病的药物已成为当今研究的重要课题。异喹啉生物碱作为天然产物因其独特的结构在抗肿瘤方面显示了很强的活性,而且具有成本低、毒副作用小的优点,引起很多研究学者的关注。在本研究课题中,我们用体外肿瘤细胞模型对川产药材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r et Wils)中的N-降荷叶碱(asimilobine)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研究。为了寻找药理活性强、毒副作用小的抗肿瘤药物,并分析其活性基团,设计合成了2-乙酰-N-降荷叶碱(2-acetylasimilobine)、2,6-二乙酰-N-降荷叶碱(2,6-diacetylasimilobine)和6-苯甲酰-N-降荷叶碱(6-benzoylasililobine)三个衍生物,后两个是未见报道的非天然产物。为了验证酰化反应是不破坏阿朴菲类异喹啉生物碱的环结构,选取了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小檗碱(berberine)进行还原和C-9位的酰化修饰,得到四氢小檗碱(tetrahydroberberine)和9-乙酰小檗碱(9-acetylberberine)两个衍生物。用体外肿瘤细胞模型的方法对两个未见报道的异喹啉生物碱衍生物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的筛选,并用DNA电泳和细胞染色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抗肿瘤机理进行研究。课题的研究结果显示,酰化反应的条件下不破坏异喹啉生物碱的母体结构的。得到的衍生物2,6-二乙酰-N-降荷叶碱比N-降荷叶碱的抗肿瘤活性强,而衍生物6-苯甲酰-N-降荷叶碱的抗肿瘤活性降低。并且衍生物2,6-二乙酰-N-降荷叶碱的高剂量组(80μg/ml)诱导了肿瘤细胞的凋亡。由此可知阿朴菲类异喹啉生物碱内N-位小分子基团结构引入能提高药物的抗肿瘤活性。这一结论为进一步分析异喹啉生物碱的抗肿瘤活性的构效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为此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的深入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了有益信息和研发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