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喹啉生物碱衍生物的制备和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ct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癌症对人类的健康威胁越来越大,开发治疗肿瘤疾病的药物已成为当今研究的重要课题。异喹啉生物碱作为天然产物因其独特的结构在抗肿瘤方面显示了很强的活性,而且具有成本低、毒副作用小的优点,引起很多研究学者的关注。在本研究课题中,我们用体外肿瘤细胞模型对川产药材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r et Wils)中的N-降荷叶碱(asimilobine)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研究。为了寻找药理活性强、毒副作用小的抗肿瘤药物,并分析其活性基团,设计合成了2-乙酰-N-降荷叶碱(2-acetylasimilobine)、2,6-二乙酰-N-降荷叶碱(2,6-diacetylasimilobine)和6-苯甲酰-N-降荷叶碱(6-benzoylasililobine)三个衍生物,后两个是未见报道的非天然产物。为了验证酰化反应是不破坏阿朴菲类异喹啉生物碱的环结构,选取了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小檗碱(berberine)进行还原和C-9位的酰化修饰,得到四氢小檗碱(tetrahydroberberine)和9-乙酰小檗碱(9-acetylberberine)两个衍生物。用体外肿瘤细胞模型的方法对两个未见报道的异喹啉生物碱衍生物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的筛选,并用DNA电泳和细胞染色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抗肿瘤机理进行研究。课题的研究结果显示,酰化反应的条件下不破坏异喹啉生物碱的母体结构的。得到的衍生物2,6-二乙酰-N-降荷叶碱比N-降荷叶碱的抗肿瘤活性强,而衍生物6-苯甲酰-N-降荷叶碱的抗肿瘤活性降低。并且衍生物2,6-二乙酰-N-降荷叶碱的高剂量组(80μg/ml)诱导了肿瘤细胞的凋亡。由此可知阿朴菲类异喹啉生物碱内N-位小分子基团结构引入能提高药物的抗肿瘤活性。这一结论为进一步分析异喹啉生物碱的抗肿瘤活性的构效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为此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的深入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了有益信息和研发思路。
其他文献
为了筛选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种子的最佳催芽方式,试验以油松种子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物理和化学2方面对其进行了处理,物理层面设置了干藏、低温、混沙层积3种贮藏
目前钢铁行业中,结晶器保护渣加渣方式大部分为操作员工手动加入式。手动加渣作业强度大,稳定性低,对职工身体伤害大,鉴于此开发了自动加渣系统,如重力输送加渣、机械蛟龙式
<正>中国军队在清末的新军运动中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现代化的组织与面貌,但是在民国初年的内战中逐渐堕败为各派系夺权的工具,大多与欧美日等列强相比,不论是训练上、装备上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入院顺序将50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根治术,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
BRD7是我室自主克隆的一个鼻咽癌候选抑瘤基因,具有阻止细胞周期G1-S期进程、始动细胞凋亡、逆转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特征。该基因能结合和识别乙酰化组蛋白H3,是Bromodomai
金融凭证诈骗罪在司法适用和理论研究上均存在一些争议和难点.主要结合司法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案例,针对金融凭证范围的界定、本罪客观方面的行为方式、本罪与贷款诈骗罪及盗窃
通过岩心观察、铸体薄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准噶尔盆地石南地区中侏罗下白垩统西山窑组(J2x)、头屯河组(J2t)和清水河组(K1q)储层的成岩作用特征和成岩演化序列进行了研
尽管金纳米棒已经被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于生物医药以及传感等方面,而金纳米棒最传统的合成方法--晶种成长法则存在许多限制,该方法对还原剂(抗坏血酸)的浓度非常敏感,从而影响其可靠
采用溶液聚合方法,以丙烯酸(AA)与丙烯酰胺(AM)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以及一定量的高岭土,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合成了高岭土/聚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