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的产生量越来越大,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未处理达标的垃圾渗滤液如果渗入到地下水或流经地表,将会环境会造成非常严重的二次污染。因此,渗滤液的处理技术就成为了环境工程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对渗滤液处理技术进行的理论及实验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目前对渗滤液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物化法、生物法等技术的处理方面,但一般的物化法、生物法对有机物含量高、成分复杂的难降解渗滤液的处理效果比较差。在以往的研究实验中通常仅以COD、NH3-N为待测指标,而忽略了对BOD的测定,故而无法准确衡量实验对渗滤液可生化性的影响。本研究添加了BOD这一待测指标,通过BOD/COD衡量渗滤液可生化性的变化,通过几种物化法处理渗滤液,减轻后续生物处理工段的污染负荷的同时,观察其可生性化的变化,找出相关规律进而确定最适宜反应条件。本文以长沙黑麋峰固体废弃物处理场产生的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象,研究超声波、微波这两种高级氧化法提高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分析了pH、反应时间、功率等因素对渗滤液可生化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两种高级氧化法中,微波法对渗滤液可生化性的提高效果最好,最适宜反应条件为:pH为8、微波功率为400w、微波辐射时间10min。在此条件下, COD、BOD及NH3-N去除率分别为65%、55.1%、63%,BOD/COD由原液的0.31提升至0.40。然后,在微波实验的基础上论文对微波一载Fe2+活性炭提高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展开研究,并探讨处理机理。实验以pH、Fe2+/活性炭用量(g)、H2O2用量、微波辐射功率、反应时间为考察对象,按照L25(55)五因素五条件水平设计正交实验。由正交实验结果分析得到实验的最佳处理条件为:载Fe2+活性炭用量为25g/L、H2O2的投加量为3mL/L、pH=3、微波处理功率为400w、微波处理时间为15min。在此条件下,渗滤液NH3-N、COD、BOD的去除率分别为34.87%、81.12%、70.75%,即NH3-N、COD及BOD可降解至814mg/L、1321mg/L及644mg/L,处理后渗滤液的可生化性(BOD/COD)由原液的0.31提升至0.48。最后通过活性炭的直接重复利用与再生实验可知:活性炭最适宜使用次数为1次,即反应用过的活性炭不适宜直接用于下一次渗滤液处理实验。微波条件下有效再生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为4、功率400w、反应时间为4min。微波法对活性炭再生处理的最佳次数为3次。即每批活性炭最适宜的使用次数为4次。研究结果表明,微波一载Fe2+活性炭协同处理垃圾渗滤液,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大幅降低垃圾渗滤液的COD和氨氮,并能有效提高垃圾渗滤液的可生化性,减轻后续生物处理工段的污染负荷,为物化工艺之后的生物处理能够顺利进行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