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人类健康与生存的头等大事。有毒重金属是重要的污染物之一。土壤遭受到重金属污染后不但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通过径流和淋洗等作用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而且还可通过食物链等方式危害人类的健康。天津市作为综合性工业城市,每年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而由于天气、河流上游建坝和工农业生产的大量用水等原因,经河流到达天津的水量逐年减少。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的双重威胁,制约着天津经济发展和农业与生态环境建设。 为全面了解天津市污灌区农产品生产地土壤和旱地作物小麦的重金属污染状况,我们于2004~2005年对全市污灌区的土壤和小麦进行了采样,在对该区土壤—小麦系统中六种重金属元素(Cd、Cu、Pb、Zn、Cr和Ni)的含量进行检测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分析评价了污灌区农田土壤的环境质量总体已达到了轻度污染水平,主要的污染因子是Cd和Zn,同时对污灌区农田土壤分区县、土壤类型和不同灌水类型进行了评价;然后分析了重金属在小麦不同部位的含量与富集能力,评价了污灌区旱地作物小麦普遍遭受了Cd的污染,只有个别样点遭受了Zn的污染;最后对土壤—小麦系统重金属含量间以及植物富集系数与土壤部分理化性质间进行了相关分析,由于土壤类型是定性变量,本论文以数量化理论建立了小麦穗实中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全量、土壤类型、PH值、有机质和全盐量间的预测模型,经复相关系数检验,污灌区主要的污染因子Cd和Zn的预测精度最高,模型可以成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的卫生状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污灌区重金属在土壤—小麦系统中的富集污染,不仅为了解该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提供科学依据,而且还可以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这对提高作物品质、保障居民饮食安全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