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物性视角下北京冬奥会新闻报道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hsl76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是继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重大国际性体育赛事。做好北京冬奥会筹备建设阶段新闻报道,既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增强国家意识,也可以向外展现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选取北京冬奥会官方网站《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网站》、综合类日报《新京报》以及《新浪网》《搜狐网》《凤凰网》三家网站的体育频道作为研究对象,以分析官方新闻网站、日报与商业媒体之间的报道差异。选取自2015年11月5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网站》发表第一篇新闻报道为起点,至2021年12月16日冬奥会倒计时50天为止的新闻报道。研究以语言学家韩礼德分析言语经验功能所提出的及物性理论为基础,探究新闻报道采用不同及物性过程的倾向,及其作用于人们对北京冬奥会概念认知的效果。研究发现,物质过程以其动态特色,贴合新闻本质要求,是北京冬奥会新闻报道最主要过程,在全部新闻报道中所占比重高达80%。物质过程动作主体涵盖广泛,多为集合名词。随着冬奥会筹备进展,新闻报道谓语动词时态由将来时主导转变为进行时居多。言语过程所占比重位列第二,言语主体既包含团队,也包含个人,言语风格随主体身份而变化。其他及物性过程所占比重较低,心理过程具有明确的指向,存在过程侧重静态展现。五家媒体关于北京冬奥会新闻报道各有侧重,《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网站》以官方视角烘托冰雪之美,展现冬奥会的运动特性,深耕背后的文化底蕴。《新京报》立足官方视角,以冬奥会三大赛区为报道对象,面向国内外进行传播。三家商业媒体各有侧重,《新浪网》展现冬奥会外交,《搜狐网》聚焦知识普及,《凤凰网》报道各国运动健儿备战情况。差异化报道展现了北京冬奥会冰雪运动之美,调动全民参与的冰雪体育热情,冬奥会报道展现了我国“负责任大国”“冰雪大国”,建设“体育强国”“科技强国”的国家形象。从及物性视角看,提升北京冬奥会新闻报道,需要强化共同经验、丰富话语对象与内容、塑造国家品牌形象协同发力。
其他文献
五四时期,因“西学东渐”大势所需,翻译成为爱国志士们开启民智与传播新思想的重要方式,旨在批判中国固有传统之弊病,倡导文化启蒙与思想救国。近年来,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研究逐渐升温,但学者们多聚焦于该时期男性译者的翻译活动,对女性译者的研究却相对较少。然而女性译者与男性译者一样,都对当时的翻译事业和社会变革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其中的一员,吴弱男顺应时代潮流,翻译了易卜生的家庭伦理剧《小爱友夫》,成为了
学位
语用能力作为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者有效交际不可或缺的能力。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成为我国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应重点关注高中阶段学习者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这对高中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自身具备较高的语用能力,才能更好地开展语用教学。职前高中英语教师是符合相应教师准入资格,有一定英语教师背景和相关
学位
丹江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深入研究丹江流域水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区域水资源保护及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丹江流域水样采集与分析,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Piper三线图、Gibbs图、离子比例系数法及氢氧同位素的方法,分析丹江流域水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丹江流域水体整体呈弱碱性,主要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中游离子质量浓度及水化学类型变化频繁。流域水体均受大气降
期刊
词汇语用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最早是由德国学者Blutner于1998年提出。从上个世纪末开始,语言学家逐渐意识到词汇语义的理解既要关注言内语境,又要考虑到言外语境,即需要将词汇意义与具体的语言使用结合起来。词汇语用学也就应运而生。日语广告语作为一门热门研究领域,至今已有不少语言学家和学者从不同方面对此进行了研究,但是词汇语用学视角下的日语广告语研究还不够成熟。因此本研究将从词汇语用学的角度出发,以
学位
自从1996年Culpeper基于Brown和Levinson(1987)的面子理论开始研究不礼貌话语以来,针对不礼貌话语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与其他身份的不礼貌话语研究相比,对亲子间不礼貌话语的研究较少。事实上,父母在家庭中对孩子使用不礼貌话语比较常见。不礼貌话语在家庭中的使用,帮助实现了特定的交际目的,也给父母建构了不同的语用身份。对比不同国家的父母对孩子使用的不礼貌话语也有助于我们了解不
学位
话语标记语作为语篇衔接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篇章中起着连接语篇内容、促进语篇连贯性、推动交流的重要作用,因此受到很多语言学研究者的重视。研究中国高校英语硕士研究生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情况,有利于揭示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特征,为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与教学提供更多依据。本研究基于王立非和祝卫华(2005)对话语标记语的分类,对比了两个自建语料库“中国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库”和“国际期刊论文库”
学位
身份问题一直是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身份研究的话语转向,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身份的动态性。陈新仁从语用学角度出发,探究这种语境化、动态化的社会身份,语用身份概念应运而生。伴随着语用身份研究的蓬勃发展,语用身份的分类、话语构建、语境制约等得到了充分的讨论,语用身份的交际依赖性、动态选择性、话语构建性、交际资源性已经成为共识。随着媒体的更新换代,外交部发言人逐渐走进大众视野,
学位
海洋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也是语言学界关注的问题。作为生态演讲的主要类型,海洋保护演讲的生态性比较典型。而且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海洋保护演讲的翻译、外宣和话语表征,缺少对于海洋保护演讲生态性的研究。国际生态话语分析指通过生态话语分析研究话语所体现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揭示话语传递的生态意义。本研究以联合国海洋保护演讲为研究对象,参照魏榕建构的国际生态话语分析的系统功能框架,
学位
转述动词是在引用中主要的特征之一,用来转述先前的研究或者其他研究者的观点。近年来,国内外对转述动词的研究已经从理论层面扩展到实证领域。尽管现今也有大量研究对转述动词的使用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但是对中国英语专业硕士论文和国际学术期刊论文中的转述动词进行对比分析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本文基于Hyland(2002)的转述动词分类框架结合时态以中国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国际学者为研究对象,考察中国英语专业
学位
言语行为研究是跨文化语用学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关于汉日英三语的言语行为对比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如命令、拒绝等。相比之下,广泛存在于中国、日本和美国网络空间中的“批评”言语行为却鲜有涉及。本研究从跨文化语用学的视角出发,对中国、日本和美国网民在时事网页中实施的批评言语行为进行对比分析。本研究以言语行为理论和面子理论为指导,主要采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从话语长度、表情符号的使用情况和批评策略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