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文化》半月刊)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化理论刊物。一九四五年十月于上海创刊,一九四七年出版至第三卷第五期停刊,共出版59期。张执一选定周树人任主编,发行人谢吉然,郭沫若、郑振铎、马叙伦、许广平、夏衍、夏康农等为撰稿人。(《新文化》半月刊)出至一卷八期以后,主编方行因工作调动不能兼顾,党组织另派李正文负责编辑。从二卷第八期改由艾寒松编辑,由丁之翔负责发行出版等工作。(《新文化》半月刊)的报道与文章蕴藏解放战争时期巨大的史料价值,对于研究解放战争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新文化》半月刊)的研究仍有挖掘的价值,笔者希望通过深入探究(《新文化》半月刊),进而更加了解解放战争时期这段历史。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以(《新文化》半月刊)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并且介绍了(《新文化》半月刊)的研究现状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展现的创新以及遇到的困难。第二章为(《新文化》半月刊)概述,主要介绍了(《新文化》半月刊)的办刊背景、办刊宗旨、办刊过程、主要栏目、主要编辑和发行出版等内容。第三章为(《新文化》半月刊)的主要内容概述。前期主要介绍通过对比解放区和国统区的现状来揭露国民党的专制独裁统治,宣传共产党的思想主张,推动“反内战,求民主”运动的开展。后期迫于国内紧张的政治局势,主要致力于为青年们解答人生哲理、提供社科知识、指引光明前前途。第四章主要概括(《新文化》半月刊)的特点。(《新文化》半月刊)特点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立场坚定,并且文章的指向性强;另外,对于青年教育以及与读者的交流方面,精于指导,善于互动,更是《新文化》吸引读者的一大特点。第五章主要介绍(《新文化》半月刊)的历史作用。它刊载了关于思想、文化问题的扼要而精辟的论述,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相关论述,关于进步文化界的报道,关于青年修养的相关问题,这些在为青年们解答人生哲理、提供社科知识,指引光明前途方面有着较大的帮助,吸引了一大批进步青年;(《新文化》半月刊)宣传党的思想主张、反对内战、争取民主、扩大党在国统区的影响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通过深刻的分析论述,揭露国民党独裁统治以及“假民主,真内战”的本质,介绍解放区欣欣向荣的生活,打破人民对国民党的幻想,推动了国民党政权的倒台以及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和平建国时期的到来,并且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制度建设。(《新文化》半月刊)是在上海地区出版发行的,上海历来就是文化斗争的中心,舆论宣传的必争之地,也是文化发展最活跃的地区。新闻宣传对于发动群众,争取群众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国民党抑或是共产党都希望占据舆论制高点。作为当政派的国民党更是占有大量媒体资源,利用报刊欺瞒群众,营造欣欣向荣的假象,同时查封敢说真话的报社。在上海这座大都市,(《新文化》半月刊)作为地下党掌握的报刊,成为共产党宣传政策主张的喉舌,对于研究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很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而且它的创刊经验和教训也为后来的许多进步期刊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