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果实黑刺基因的定位及候选基因多样性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xjm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瓜(Cucumis sativus L.)是重要的蔬菜作物,世界各地都有广泛种植。黄瓜果实上多有果刺,常分为黑色和白色,市场上大多喜欢白刺品种。果刺颜色影响黄瓜商品品质,是外观品质育种的重要性状之一。  本研究利用黄瓜黑刺自交系S52、黑刺野生种 hardwickii(C. sativus var. hardwickii)和3个白刺材料S1003、WI1983G、397为试材构建3个遗传群体,BC1[(S52×S1003)×S1003],F2(S52×WI1983G),F2(hardwickii×397),使用群体分组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对黄瓜刺色基因进行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使用14个不同遗传背景的黄瓜材料,包含4个黑刺材料(S52、WI7200、hardwickii、Lemon),10个白刺材料(S1003、WI1983G、397、419、Gy14、S06、316、9930、S61、S94),用于黑刺候选基因Csa4G003095序列多样性分析。  结果表明,S52、hardwickii中果实黑刺由显性单基因控制,利用3个群体均将 B定位于第4染色体的短臂上,最近两侧翼标记(SSRB-130和SSRB-107)与 B的遗传距离分别为2.01 cM和0.78 cM。序列分析发现,4个黑刺黄瓜材料的Csa4G003095推测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没有差异(除 hardwickii仅有一个氨基酸变化),但10个白刺材料在该基因编码区的变异度很大,引起该基因编码蛋白的一小段或大段氨基酸缺失,功能缺失造成了刺色变异,验证了Csa4G003095即为黄瓜黑刺基因 B。同时,B基因侧翼标记InDelB01、SSRB-99、SSRB-130可用于黑刺辅助选择育种,准确率在97.9%以上,本研究为黄瓜黑色果刺育种利用及遗传机理阐明打下基础。
其他文献
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了品质以及产量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研究作物的抗逆机制以及挖掘抗逆相关的功能基因对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些蛋
果树实生苗从播种到第一次开花所经历的童期较长,历来是困扰果树育种学家的一大难题,许多学者以苹果、梨、海棠及桃等果树为试材,从实生苗形态、解剖、生理、内含生化物质及
为了解设施栽培条件下葡萄的光合特点,筛选适合设施栽培的耐弱光品种,试验以上海地区设施栽培的红罗莎、京亚、美人指和巨峰等19个葡萄品种和从日本引进的设施栽培的皇家、甲
公共环境雕塑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那些大型公共环境雕塑几乎同建筑物一样,成百上千地屹立在那里反映着历史的足迹。这些庞然大物以宛若天然生成的实体,物质地影响人的精神。  展开人类文明的史册,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就是巨大的埃及金字塔,以及同这一陵墓建筑群紧密结合的狮身人面像。高大的金字塔如同高山突起在大漠之上,其形象反映着古代埃及的自然与社会特色,古代埃及的专制君主——法老把这种宏大而单纯的
本试验以具有无融合生殖能力的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Pamp)Rehd.)当年实生苗或2-3年生幼树为试材,在水培、砂培和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四种营养物质、四种植物生长物质、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