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多组织互链的新兴商业模式不断兴起,如共享经济、开放创新平台、平台化社区、物联网等。数字经济时代的变革与发展给企业价值创造的展开与推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具体而言,仅依靠企业自身资源的价值创造方式在数字经济时代中越来越难以为继。由此,企业跨渠道、跨行业、甚至跨产业的互链及互动的能力,成为了企业打破内部资源局限,实现内外资源匹配与协同的重要能力,更是企业把握新一轮数字化转型升级机遇的关键。换言之,企业占领数字经济时代竞争制高点的关键取决于企业围绕消费者需求拓展外部价值链,整合利用内外部资源和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区别于企业供应链管理能力和企业网络能力,是一种围绕消费者需求链接外部各要素,实现企业信息与知识流动,内外部资源整合、构建和重塑的动态能力,即企业链接能力。企业链接能力水平的高低,导致组织内外部信息流动和资源获取上的差异,从而对企业最终绩效结果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一则越来越多地企业尝试通过链接能力的培育来加速组织内外部资源的流动,提升企业绩效维持竞争优势;然而另一方面,并非所有企业能够从链接能力的培育中获得预期的经济收益。那么,企业链接能力的构建究竟是否实质上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成为管理者迫切关心的问题。长期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基于内外资源利用与管理的视角,探讨了企业单一关系联结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及其影响机制;另也有研究从外部网络嵌入视角出发,分析了企业网络关系管理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尽管众多学者认为组织的开放有益于获得更多的外部异质资源,形成优势资源互补,从而促进企业创新。然而,近年来,一些学者基于开放性悖论提出组织开放与外部链会不可避免地让企业更多地暴露于外部环境中,造成资源和知识的外泄、或是对外部资源过度依赖等潜在威胁。因此,企业链接能力究竟对企业最终会对企业绩效层面的结果产生怎样影响尚未得到一致的结论。基于此,本文遵从“链接能力——企业绩效”的逻辑主线,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开放性悖论、注意力基础观等经典理论,运用文本语义关联挖掘与探索性多案例研究,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以及饱和度检验,明晰了企业链接能力的内涵、维度结构与微观基础;采用量表生产的题项开发、斟酌和纯化三步骤,获得企业链接能力的测量工具;采用深度访谈与问卷调研收集数据,运用计量经济模型,结合实地调研数据与公开指标,展开实证检验,构建了企业链接能力对绩效增长及波动的直接效应模型,探讨了企业市场能力与技术能力与链接能力的匹配效应,及行业数字化对链接能力与企业绩效增长及波动的调节效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首先,企业链接能力强调企业将各利益相关者相互链接融入价值链,并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重新整合价值链上分散信息与资源的能力,一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去中心化特征,反应出组织边界的开放;另一方面体现在外部价值链的节点管理延伸至行业内外,不仅仅限于供应链上下游组织;与外部组织关系也不再局限于供给关系,而是构建以信任为基础的合作生态链。企业链接能力强调外部价值链管理的重要性,其核心和本质在于强调共生和协同的关系,并推动和实现组织间信息和资源流动。在明晰概念之后,进一步将企业链接能力划分为——广泛链接能力和深度链接能力,并详细阐述了不同维度的特征及微观基础。第二,基于案例研究与文献回顾,遵循科学严谨地量表开发步骤,对企业链接能力的测量题项进行了开发、斟酌以及提纯,最终获得具有良好信效度的企业链接能力测量量表,量表包含广泛链接能力和深度链接能力两个维度,共八个题项。第三,基于企业链接能力的不同维度的特征,分别从广泛链接能力和深度链接能力深入分析了企业链接能力对绩效增长与绩效波动的直接影响机理。实证检验发现,企业深度链接能力对绩效增长存在显著地正向影响,而对绩效波动则不存在显著地影响;广泛链接能力对绩效波动存在显著地正向作用,但对于绩效增长无显著地影响。第四,从企业能力匹配视角,探究了市场能力与技术能力在链接能力与绩效增长及波动关系中的匹配效应。基于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展开实证分析发现,企业技术能力与深度链接能力组合有利于绩效增长,且有利于降低绩效波动;而企业市场能力与广泛链接能力能力组合对于绩效增长不存在显著地作用,但有利于降低绩效波动。第五,从外部环境匹配的视角,探究了广泛链接能力和深度链接能力对绩效增长及波动的作用边界。运用高新技术企业实地调研数据与行业数字化公开指标结合,实证检验得出,行业数字化增加了深度链接能力对绩效增长的正向作用;同时,行业数字化也增加了广泛链接能力对绩效波动的正向作用。综上,本文以相应的理论驱动为背景,扎根于我国企业的管理实践,通过多案例研究,探索了企业链接能力的内涵、维度结构和微观基础,并通过题项开发、斟酌及提纯,得到企业链接能力的测量量表,对企业链接能力相关研究进行了有益补充。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创新性地从动态能力视角探究了企业链接能力对绩效增长及波动的作用机理,构建起数字时代下企业链接能力与绩效增长及波动的理论关联,明晰了企业链接能力的结果变量;基于企业链接能力不同维度的特征,打开了链接能力对企业绩效作用的黑箱,拓展了动态能力理论和开放性悖论在企业链接能力研究领域的应用。本研究强调了企业深度链接能力的重要性,提出企业链接能力并不必然带来绩效增长,且由于其与技术能力和市场能力存在不同的互补和替代效应,进一步揭示出企业链接能力的“双刃剑”作用机制。此外,本研究通过回答处于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应如何进行链接能力构建,为企业在行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中获得相对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为管理者重新审视企业链接能力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对我国企业在数字化经济时代背景下及时抓住转型及发展机遇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管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