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治疗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细胞癌患者血药浓度和疗效的比较

来源 :新乡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cs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分子靶向药物阿帕替尼治疗HCC,已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阿帕替尼的抗肿瘤作用和不良反应与剂量的关系,相关的临床前动物实验、临床试验研究结论存在异议。大多数研究通过不同剂量的阿帕替尼治疗HCC来研究其关系,忽略了入组患者肝功能状态。已有研究显示阿帕替尼经肝脏代谢。针对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水平(Child-pugh分级)患者经阿帕替尼治疗后,血药浓度、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目的检测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细胞癌患者阿帕替尼的血药浓度,并对患者肝功能、实体瘤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探索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细胞癌患者对阿帕替尼代谢的影响以及各分级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之间有无差异,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36例,按照Child-pugh分级并结合中国肝癌分期,分为A组(Child A级+IIb期)、B1组(Child B级+IIIa期)、B2组(Child B级+IIIb期)。A组:共15例,B1组:共13例,B2组:共8例,所有患者年龄、性别、最大肿瘤直径、是否患高血压、体力状况评分、是否接受过TACE治疗及门静脉癌栓情况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口服阿帕替尼250mg/d,检测患者第一次应用阿帕替尼治疗前、用药后9小时和用药后7天的血药浓度,以及所有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并根据m-RECIST分期评估各组患者阿帕替尼治疗后的肿瘤缓解程度,并计算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治疗期间,监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实验数据,运用SPSS21.0软件分析比较各组患者肝功能、实体瘤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后A组患者9h和7d的阿帕替尼平均血药浓度分别为124.95ng/mL、390.50ng/mL,B1组患者9h和7d的阿帕替尼平均血药浓度分别为150.07ng/mL、431.71ng/mL,B2组患者9h和7d的阿帕替尼平均血药浓度分别为174.79ng/mL、456.90ng/mL。2.3组患者组内比较四个不同时间点的ALT,AST和TBIL有显著差异(F值分别为:371.845、918.764、442.993,P<0.01);不同分组各个时间点的ALT、AST和TBIL水平存在显著差异(F值分别为:68.654、129.808、94.426,P<0.01);ALT、AST和TBIL水平变化程度存在显著差异(F值分别为:2.976、4.503、2.800,P<0.01)。3.3组ORR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2组DCR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1组DCR比较以及B1组和B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A组和B2组以及B1组和B2组不良反应总件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值分别为:4.189、3.971,P<0.05),A组和B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2组以及B1组和B2组III-IV级不良反应总件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4.373,P<0.05),A组和B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经阿帕替尼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Child-pugh分级越高,一定时间阿帕替尼血药浓度较高。2.阿帕替尼改善了肝细胞癌患者的肝功能以及提高了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和客观缓解率,特别是Child-pugh分级较低的患者,肝功能好转更加显著,同时实体瘤疗效更好。3.阿帕替尼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程度较轻,特别是Child-pugh分级较低的患者,所发生不良反应更少且易控制。
其他文献
本文尝试从全新视角对会议报道的内容设置、格式选择和采写技巧加以思考。本文以2010年以后内蒙古广播电台蒙古语广播《全区联播》栏目中所播出的会议报道文本和2014年1月内
由于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是在对节水灌溉有了新的认识以后,根据有关试验研究成果,依靠企业提供的可靠设备来实施工程项目,并通过对工程项目的有效管理,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雷达能够利用电磁波对其作用范围内的物体进行检测、跟踪和测距,在军事应用和民事应用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雷达自动目标识别技术(RATR)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关注。该技术是从包含目标特征的目标散射回波中提取出对识别目标有用的信息,并使用一定的准则确定目标类别和相关属性。要提高目标识别的准确率,可以利用包含目标信息较多的雷达回波信号进行识别,其中一种方法是使用从宽带雷达中获取的
纺织业是我国竞争性和国际依存度较高的行业,也是劳动密集型和具有优势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纺织企业在生产自动化程度、生产效率、生产管理等方面比较落后。为了提高我国在纺织行业的技术水平,我国也陆续开展了对纺织业智能化的研究。本文主要针对的是细纱机生产过程中智能化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选题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本文以纺织车间的其中一个工序为研究对象,主要是细纱机生产过程参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石骨症的护理效果。方法:通过对6例儿童石骨症患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中进行有效的护理,使干细胞移植术获得成功。结合石骨症特点,观察移植后有
高分辨距离像(HRRP)是目标多散射中心的复振幅在雷达径向距离方向上的投影分布。HRRP反映了目标散射截面在雷达视线方向上的投影分布以及目标精细的几何形状与结构特征,因此可将HRRP应用于目标的分类或识别。基于HRRP的目标识别已经成为目前雷达目标识别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传统的HRRP识别方法主要面临两个难题:人工提取有效特征的繁琐和分类器设计的困难。而神经网络能够自动学习目标特征,降低了传统目标
高压母线和高压器件广泛应用在直流特种电源中,SiC器件禁带宽度高,性能参数(FOM)比Si器件更低,因而在1 kV以上的高压应用中优势明显。此外SiC MOSFET寄生电容更小,可以工作在
利用洞庭湖水文观测站、环境监测站和实地考察资料,分析了洞庭湖湿地对氮(N)、磷(P)污染的净化功能。结果表明,每年输入湿地全氮(TN)670132.47t、全磷(TP)41103.85t;滞留与净化TN116033.27t
该文对传统样式的提出、探索、争鸣是贯穿中国建筑发展历史的一条重要线索,在当今多元化社会中,对传统样式的应用和探索呈现出丰富而错综的局面。将极大地丰富我们的建筑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