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秒激光制备正前角金刚石磨粒及其磨削试验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84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刚石作为一种高硬度、高强度、具有优异的导热性以及耐磨性的超硬材料,被广泛地运用于制作加工刀具与磨具。然而,金刚石的高硬度、高强度等特点使得其在传统的磨削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加工效率低、加工质量差以及加工周期长等难题;在采用长脉冲激光进行加工时存在能量积累,容易出现热损伤等不良影响,这些问题的出现极大地限制了金刚石刀具与磨具的进一步应用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由于飞秒激光具有脉宽极短、单脉冲能量极高等特点,在加工时,与被加工材料无直接接触,因此能够克服传统磨削加工时加工时间长与工具损耗大等问题,而且不会出现长脉冲激光加工时的能量累积等问题,在金刚石等材料的微细加工方面有着明显优势。一般金刚石磨具磨削时其前角为负前角,容易造成磨削时磨削力较大,影响磨削后的表面质量。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搭建了用于加工单晶金刚石的飞秒激光试验平台,制备得到有着正前角结构的金刚石磨粒,并设计制造了金刚石砂轮磨具,开展了正、负前角金刚石磨粒磨削试验,验证正前角磨粒的磨削性能。主要内容如下:(1)介绍了金刚石加工难点与飞秒激光技术,概述了飞秒激光加工金刚石与单颗磨粒磨削国内外研究现状。搭建了用于单晶金刚石飞秒激光加工的试验平台。(2)建立了单颗粒磨削仿真模型,分别对具有正前角和负前角的金刚石磨粒磨削难加工材料Ti6Al4V开展了有限元模拟,仿真模拟了不同工艺参数与磨削力及最高磨削温度之间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正前角磨削时磨削力更小,且最高磨削温度更低。(3)基于前期研究,采用最佳工艺参数加工得到有着正前角结构的金刚石磨粒,而且制备了用于磨削试验的金刚石砂轮磨具。(4)分别采用正前角金刚石磨粒和负前角金刚石磨粒对难加工材料Ti6Al4V进行磨削试验,对磨削过程中的磨削力进行测量,对磨削后的表面形貌进行观测,对磨削后的表面粗糙度进行测量,证明了使用正前角磨粒磨削可以明显地减小磨削力,提升磨削后难加工材料的表面质量。
其他文献
桩基础广泛应用于软弱土层中,作为各种结构的支护。除受静荷载作用外,许多桩基支承的基础和结构都受到诸如机器引起的振动、海浪和地震等动荷载的影响。不同于单桩动力响应,群桩基础存在着群桩效应,这使其动力特性变得更为复杂。而目前在工程实际应用中,桩基础大多以群桩基础形式出现。因此,研究动荷载下群桩承载机理与沉降计算,了解桩-土-桩的相互作用机理,对于指导桩基设计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
梁-柱节点作为装配式框架结构中重要的传力纽带,其抗震性能和整体性对于结构的安全使用尤为关键,目前常用的装配式梁柱节点连接形式有干连接和湿连接。结合干连接和湿连接各自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装配式梁柱节点连接形式,主要依靠高强螺栓和反丝套筒实现连接,既克服了干连接效果较差、延性不足的缺陷,也克服了湿连接作业量大、施工复杂、不符合节能环保标准的缺陷。论文通过数值仿真结合试验分析,对该新型装配式连接节
装配式混凝土(Precast Concrete,简称PC)结构是目前我国大力倡导的一种建筑结构形式。我国处于地震多发地带,在推广PC结构发展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未来强震导致PC结构破坏的问题。为了减轻地震带来的经济损失,一些破坏较轻且没有必要推倒重建的PC结构,需要我们对其进行修复加固以继续服役。PC节点作为PC结构的重要传力途径,受力复杂,在地震中极易破坏。研究如何修复加固震损PC节点及验证修复
当今世界恐怖组织对重要建筑物的恐怖袭击日益频繁,恐怖主义爆炸袭击事件在世界上此起彼伏,重要建筑物的防护问题日益凸显。钢纤维混凝土(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SFRC)具有优异的延性、韧性及能量吸收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防护结构。为了实现SFRC结构的合理设计,需深入研究SFRC结构在冲击或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本构模型是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综合宏观反应,也
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UHPC)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韧性及抗腐蚀、抗渗透、抗冻性强的新型复合水泥基材料。型钢同样是一种高强度、高性能的钢材,两种表现突出性能优越的材料结合在一起的结构非常具有研究价值,既能发挥UHPC超高的抗压强度、强大的抗腐蚀性以及高韧性,又能充分发挥型钢的高强度、良好的弹塑性,所以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纵观目
随着桥梁技术的发展和桥梁功能需求的不断增大,斜拉桥主跨不断增长。近年来,在超长斜拉索的斜拉桥上观测到高阶涡激共振的现象。传统粘滞阻尼器一般针对低阶风雨激振设计,难以同时有效控制高阶涡激共振,因此这给斜拉索传统的粘滞阻尼器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在传统的粘滞阻尼器(VD)中并联惯质单元,组成新的粘滞惯性质量阻尼器(VIMD),可提高阻尼器同时控制斜拉索低阶风雨激振和高阶涡激共振的能力。本文以苏通长江大桥
随着科技的发展,微结构表面在光学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其中基于复制技术的模压成型工艺可大批量高效率生产微结构光学元件。在这项工艺中,微结构光学元件的表面质量与模具的粗糙度息息相关。因此研究微结构模具的抛光工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超声抛光中的材料去除机理,对超声作用下的压力与空泡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数值仿真。设计了超声振动系统中的换能器与变幅杆并对变幅杆振动稳定性进行分析,其后进行超声振动抛光实验。具
随着能量直接沉积技术的持续发展,人们对其加工质量、加工成本和加工效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以丝材为原料的能量直接沉积技术具有以粉末为原料无法替代的优势。目前,国内送丝激光沉积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提出了中轴送丝多激光束与电阻热复合沉积新工艺,并对此新工艺进行理论和试验研究:(1)本文设计制造了中轴送丝多激光束与电阻热复合沉积新工艺试验平台,提出以485通讯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并开发专用控制软件,分析
随着航空航天、精密加工、能源动力、环境保护等领域技术的发展,旋转机械尤其是涡轮机械对高转速、高效率、高精度等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气体轴承因其低摩擦损耗、宽温度适用范围、低粘性可实现高转速支承以及结构简单等优点而广受关注,可倾瓦多孔质轴承是一种采用多块可倾轴瓦组合结构、使用外部压缩气体通过多孔质材料节流的气体轴承,多孔质节流使其具有高刚度、高阻尼特性和高承载能力,可倾瓦结构减弱了工作时的交叉耦合刚度提
激光增减材复合制造工艺充分发挥了激光增材制造技术方便快捷、高柔性的优点,以及减材加工优质加工精度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青睐。本文以激光增减材复合制造薄壁柱状零件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为主要内容开展相应的研究。首先,在分析薄壁柱状零件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设定试验研究方法。通过对比分析直线拟合成形方法和曲线运动拟合成形方法,最终选用曲线运动拟合成形,利用人工编程规划增材件成形路径。基于成形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