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文坛》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O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文论期刊,《南方文坛》创刊以来致力于推介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作家作品,且刊登了不少相关评论文章,不断为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发声。本文试图以《南方文坛》创刊以来刊登的对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进行批评与推介的文章为中心,探究《南方文坛》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少数民族文学理论、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等方面所做的批评努力与贡献。本论文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厘定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概念,介绍《南方文坛》杂志,对研究现状进行述评,提出选题的意义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一章梳理论述了《南方文坛》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批评。首先指出了《南方文坛》自创刊以来一直在力推少数民族作家作品。重点论述了《南方文坛》对区内少数民族名家的关注、对区内少数民族新人的拔茁和对全国少数民族名家创作的密切跟踪。其次论述了《南方文坛》对区内少数民族作家群的打造,包括对多民族作家群的观照和广西少数民族地域作家群的推介,指出《南方文坛》着力打造广西民族作家群,致力于凝聚民族文学发展的合力,以实现边缘突围的用意。最后分析了《南方文坛》对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现象的及时跟踪关注,依次分析了《南方文坛》对少数民族女性作家的在场批评和“广西三剑客”、“广西后三剑客”两大广西文学品牌的打造和持续推介。第二章分析《南方文坛》对少数民族文学理论的批评。首先论析了《南方文坛》对少数民族文论的多元化呈现与观照,指出《南方文坛》从审美文化、文化记忆、文化关系等多角度对少数民族文论进行了刊登和聚焦;其次论述《南方文坛》对少数民族文学批评之批评,指出《南方文坛》在推介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家研究成果的同时,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家的成长;最后总结《南方文坛》对少数民族文学史的反思,挖掘《南方文坛》积极推动少数民族文学入史所作的批评努力和反思。第三章分析《南方文坛》对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批评。依次论述了《南方文坛》对广西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扫描、对广西民族民间文学理论的探索以及对广西民族民间文学学术的推介。
其他文献
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专门对夜间经济发展做出了指示,鼓励城市商圈适当延长营业时间,由此表明,夜间经济已经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城市之间的竞争进入新阶段,城市形象成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观察法与问卷调查法,探讨夜间经济与城市形象建构的内在关联,借助“物-事-人”方法论分层阐述夜
学位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对社会民生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对政府执政能力提出考验。文章以天津市政府围绕疫情的新闻发布为研究对象,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呈现政府的新闻发布行为,总结其在此次疫情新闻发布中的可取之处,以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新闻发布能力。首先,通过对历年来涉及政府新闻发布和危机传播的研究发现,学界围绕突发公
学位
本文以洞口方言塞擦音及其同部位擦音为研究对象,选取了时长、过渡信息、振幅、频谱等方面的参数,运用Praat软件从声学的角度对洞口方言塞擦音及其同部位擦音的声学特征进行探讨分析,运用Excel、S P S S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并进一步讨论了洞口方言塞擦音及同部位擦音的语音演变情况。第一章为绪论,包括研究背景、洞口县及其方言简介、研究现状、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第二章是实验设计,主要包括实语
学位
唐代赠序作家的创作自觉体现在自我意识与文体意识不断增强。一方面,从初盛唐到中晚唐,作家通过探索使赠序的抒情功能与议论功能得到发展,使赠序为作家抒发自己的情志与表达自己的观念服务,使原本为他人他事所作的序文极尽文学之用。另一方面,赠序的文体地位也随着文体自身的完善逐渐得到认可,赠序由初唐时期完全为赋诗活动服务,到中唐开始独立成为饯宴活动的赠言主体,在饯宴活动中取得与诗歌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是赠序文体自
学位
当前,话语标记与标记化相关的研究日益成为汉语研究的一个热点。饰句副词是出现在句子之首、亦可位于句末或单说成句,语义的作用域大于小句的一类特殊副词。根据Traugott&Dasher(2002)的研究,饰句副词是副词标记化过程的重要环节。但是有关饰句副词的形成与发展问题,迄今少有专文论述。本文考察了《红楼梦》程乙本120回的饰句副词,旨在借此管窥清代汉语饰句副词系统之概貌。据统计,《红楼梦》中的饰句
学位
“十四五”时期,城镇化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小镇青年,实现从“孔雀东南飞”到“乌鸦反哺”。微空间的兴起给小镇青年的出场和崛起提供了便利,他们在微空间中结成团体,身份认同问题凸显。了解小镇青年当下的身份认同有利于将小镇青年汇入国家和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洪流。移动终端的普及加速了小镇青年在微空间中的出场。新媒体赋权小镇青年的背景下,微空间成为小镇青年形塑身份认同的场所。同一的确认和差异的比较贯
学位
王文清是清康乾时期湖湘地区的经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及诗人,尤以经史著称。然清代康乾年间,科举取士达到顶峰,文化控制政策空前残酷,王文清的生平经历、思想、诗歌理论及作品都富有时代典型性。透过王文清诗歌,我们既可感知王氏生平思想概貌,同时也可窥见诗人所处的时代特征以及清代前中期中下层文人的整体风貌,进一步还可了解湖湘地区的历史与文化。本文以王文清的诗歌作品为研究对象。根据王文清论诗法十则及关乎诗论的诗
学位
《文艺报》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主办的综合性文学艺术类报纸,于2006年11月2日正式创办国家级少数民族文艺专题刊物——《文艺报·少数民族文艺专刊》(下称《专刊》)。作为国家级少数民族文学平台,《专刊》创办15年来,从新闻报道、选刊创作和刊发批评等角度构建和开创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空间,有力推动了新世纪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论文以《专刊》刊发文章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文学理论和传播学理论,从传播场域、创作引
学位
名量合成詞是現代漢語中特殊的詞類,其特殊性決定了其研究價值。從學界研究成果來看,名量合成詞還有很多問題存在爭議,如來源、形成時間、形成機制及動因等。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現代漢語大詞典》和學界所普遍認定的界定標準,確定了現代漢語中69個名量合成詞,又可根據性質和特點分為28個典型名量合成詞與41個非典型名量合成詞。另外,名量合成詞還具有一個特點,即可表集合義。以現代漢語28個典型名量合
学位
黄镇成是元代中后期一位隐逸诗人,其《秋声集》收录诗歌294首,整体上呈现出自然隽秀、清新刻露的特点。黄镇成历来关注不多,本文首先通过县志、序跋墓志,以及黄镇成的所有诗文作品,对黄镇成的生卒年、籍里、生平经历以及交游情况进行考证与论述,并探寻他“寻隐”的人生旨趣。《秋声集》现存5种刻本及多种清抄本,本文探寻各版本的特点,并梳理版本之间的异同。此外,考察历代诗歌选本收录黄镇成诗歌的情况,藉以发现历代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