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清诗歌研究——以《锄经馀草》《锄经续草》为中心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文清是清康乾时期湖湘地区的经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及诗人,尤以经史著称。然清代康乾年间,科举取士达到顶峰,文化控制政策空前残酷,王文清的生平经历、思想、诗歌理论及作品都富有时代典型性。透过王文清诗歌,我们既可感知王氏生平思想概貌,同时也可窥见诗人所处的时代特征以及清代前中期中下层文人的整体风貌,进一步还可了解湖湘地区的历史与文化。本文以王文清的诗歌作品为研究对象。根据王文清论诗法十则及关乎诗论的诗歌,我们可了解其诗歌须抒发真性情的“性情论”,“立言必关世教”“诗贵风雅宜人”的“雅正论”,作诗必歌咏盛世进而渗透到为人处世谨慎言行的“慎言论”等的诗论主张,从而观照特定文化背景下王文清儒家诗教思想存在的原因、意义,及其诗论的局限性。王文清诗歌创作围绕其生平三个阶段展开。王文清早年科考游历的诗歌中透露出其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与游历奔波的艰难;而中年为官时的诗歌中既有其与达官名流的应酬,也有独自思乡的愁绪,更有心系苍生的博大胸怀;在晚年的诗作中展现出其欣赏风景的惬意及归湘讲学育人的拳拳爱徒之心。同时王文清诗作也体现出擅用典故、多竞技性质诗歌的“以才学为诗”,以及“诸体兼备”的艺术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比王文清的诗论思想与具体诗歌创作,我们发现两者间出现部分相互违背的现象,如“气骨论”与颂恩诗、慎言诗相矛盾,“性情论”与慎言论、应酬诗相矛盾,并对此展开原因分析。同时结合世人对王文清诗歌的关注度,本文从王氏诗歌作品本身质量优劣,王氏对待诗歌的态度、交游活动范围与诗歌存世情况等内外因素来探析其诗歌不为世所重的原因,以期对王文清诗歌进行整体把握。
其他文献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需求随着数字网络的信息更新不断升级,企业如何挖掘用户的深层需求提高自身的市场份额成为了企业营销活动的革新目标。相较于传统的营销方式,游戏化营销将游戏娱乐和对消费者的服务引导结合起来,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提高用户参与度,增强用户粘性,是数字化时代背景下营销研究的新领域。目前学术界关于游戏化营销的研究多集中在顾客管理和品牌管理等方面应用的质性研究,缺
学位
研究以观念史与知识社会学为理论基础,采用关键词研究法对1929年以来典型人物报道观念的演进过程进行考察。目的在于通过一种陌生化的视角重新发现典型人物报道观中蕴含的新闻理论资源。研究发现,“典型人物”在新闻领域的内涵发生过三次明显转变。20世纪初“典型人物”一词最早在报纸当中并不是作为一种宣传思想出现,而是指代新闻价值要素里具备“重要性”与“显著性”的人物。呈现在文本中主要表现为“名流大亨”与“闻名
学位
回顾中国青春片的发展流变,可以发现“互联网+”时代与“前互联网”时代鲜明的类型界限,与“前互联网”时代中国青春片相比,后现代美学特征成为“互联网+”时代青春片的鲜明特征,叙事表达由深度模式转向平面化,具体表现为:主题由大时代背景下的残酷青春转向小时代背景下的另类青春,角色形象由性别气质鲜明逐渐转向性别气质模糊,故事情节由遵循因果性转向偶然性,视听语言由传统、诗意的镜头表达转向自由、变幻的碎片化影像
学位
虚拟粉丝社群是指粉丝交换信息、交流情感、参与讨论的虚拟空间,社群内部共享一套价值规范,并形成一定的等级结构。开放性、匿名化和互动化的互联网为粉丝创造了一个自由交往的“乌托邦”。粉丝的组织力、生产力和创造力在其中尽情绽放,塑造出开放性和自组织性、弱关系性和强连接性、类宗教性和群体无理性并存的虚拟粉丝社群。社会变革推动媒介娱乐化、构建社会关系的个人需求和基于技术演进的空间流变,是虚拟粉丝社群情感动员的
学位
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专门对夜间经济发展做出了指示,鼓励城市商圈适当延长营业时间,由此表明,夜间经济已经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城市之间的竞争进入新阶段,城市形象成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观察法与问卷调查法,探讨夜间经济与城市形象建构的内在关联,借助“物-事-人”方法论分层阐述夜
学位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对社会民生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对政府执政能力提出考验。文章以天津市政府围绕疫情的新闻发布为研究对象,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呈现政府的新闻发布行为,总结其在此次疫情新闻发布中的可取之处,以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新闻发布能力。首先,通过对历年来涉及政府新闻发布和危机传播的研究发现,学界围绕突发公
学位
本文以洞口方言塞擦音及其同部位擦音为研究对象,选取了时长、过渡信息、振幅、频谱等方面的参数,运用Praat软件从声学的角度对洞口方言塞擦音及其同部位擦音的声学特征进行探讨分析,运用Excel、S P S S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并进一步讨论了洞口方言塞擦音及同部位擦音的语音演变情况。第一章为绪论,包括研究背景、洞口县及其方言简介、研究现状、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第二章是实验设计,主要包括实语
学位
唐代赠序作家的创作自觉体现在自我意识与文体意识不断增强。一方面,从初盛唐到中晚唐,作家通过探索使赠序的抒情功能与议论功能得到发展,使赠序为作家抒发自己的情志与表达自己的观念服务,使原本为他人他事所作的序文极尽文学之用。另一方面,赠序的文体地位也随着文体自身的完善逐渐得到认可,赠序由初唐时期完全为赋诗活动服务,到中唐开始独立成为饯宴活动的赠言主体,在饯宴活动中取得与诗歌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是赠序文体自
学位
当前,话语标记与标记化相关的研究日益成为汉语研究的一个热点。饰句副词是出现在句子之首、亦可位于句末或单说成句,语义的作用域大于小句的一类特殊副词。根据Traugott&Dasher(2002)的研究,饰句副词是副词标记化过程的重要环节。但是有关饰句副词的形成与发展问题,迄今少有专文论述。本文考察了《红楼梦》程乙本120回的饰句副词,旨在借此管窥清代汉语饰句副词系统之概貌。据统计,《红楼梦》中的饰句
学位
“十四五”时期,城镇化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小镇青年,实现从“孔雀东南飞”到“乌鸦反哺”。微空间的兴起给小镇青年的出场和崛起提供了便利,他们在微空间中结成团体,身份认同问题凸显。了解小镇青年当下的身份认同有利于将小镇青年汇入国家和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洪流。移动终端的普及加速了小镇青年在微空间中的出场。新媒体赋权小镇青年的背景下,微空间成为小镇青年形塑身份认同的场所。同一的确认和差异的比较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