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影视行业迅速发展起来,它与报纸、广播等其它传播媒介相比较,具有优越性,其精良的制作团队、娱乐性的内容、传播速度之快等优点,让影视作品在传播媒介中名列前茅。直到今天,影视作品依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产生了诸多正面影响,但是随着影视作品的不断发展,其负面影响也随之而来。影视作品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青少年缺乏责任感,以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为生活追求的畸形价值观,这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李岚清副总理曾说:“运用优秀影视作品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肯定是有效的办法”。①因此,提高影视作品的积极引导作用,有利于青少年提高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和婚恋观,最大限度的消除影视作品对价值观的消极影响。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其中对影视作品和价值观两个概念进行界定,阐述了影视作品的类型、基本特征,价值观的分类,以及支撑论文的三大理论基础,马克思文艺观、毛泽东文艺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部分分析了影视作品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双重影响,分别从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和婚恋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论述,这一部分也是论文重点。第三部分是针对影视作品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消极影响提出对策,从政府、校园环境、影视创作者三个方面入手,抵制影视作品的消极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