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市售婴幼儿乳粉中蛋白质及三聚氰胺含量的抽样检测
对扬州市售308个不同批次的婴幼儿乳粉中蛋白质及三聚氰胺的含量严格按照国标方法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所有抽检样品的蛋白质含量均未出现过低或过高现象,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蛋白质含量的规定;三聚氰胺的含量均低于检测限0.05mg/kg,远低于卫生部规定的限量值1mg/kg。根据国家标准的检测方法和评价指标,所抽检的样品均合格,表明扬州市售的婴幼儿乳粉质量有保证,且监管工作卓有成效。
2乳粉中三聚氰胺检测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分别研究了乳粉的质量、提取溶剂的组成、提取技术、低温静置时间和是否过固相萃取小柱对三聚氰胺加标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称量3g乳粉,以1%三氯乙酸/甲醇(15mL/5mL)作为提取溶剂,磁力搅拌5min进行提取,4℃低温静置60min,过阳离子固相萃取小柱为最佳前处理条件。此条件下,三聚氰胺的检测限为0.01μg/g,检量限为0.05μg/g。在(0.05-10)μg/g范围内,相关性系数为0.9999。不同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均高于88%,相对标准差小于5%。该优化后的方法高效准确,与国家标准(GB/T22338-2008)和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1000-2008)相比,该优化的方法具有更低的检量限和相对标准差,更高的加标回收率。
3市售婴幼儿乳粉营养标签标示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为了了解市售婴幼儿乳粉营养标签标示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食品包装的规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抽检的180份婴幼儿乳粉的营养标签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结果发现婴幼儿配方粉的营养标签、营养声称、营养功能声称标示率均为100%,基本情况标示率较高,但出现婴幼儿乳粉阶段划分不统一,营养成分标示不规范,营养声称及营养功能声称描述方式繁多等细节问题;表明市售的婴幼儿乳粉的营养标签规范化方面已经有一定进步,同时对于本次调查出现的问题,建议企业应依据国家相关管理规范加强学习和改进。
4市售婴幼儿乳粉营养强化剂添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婴幼儿配方乳粉中营养强化剂的使用情况,对抽检的各品牌各阶段的180份样品分别从营养强化功能、用量及添加形式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并分析。结果表明,营养强化剂的添加种类全面,国内外不同婴幼儿乳粉在营养强化剂添加种类和形式各有不同,营养素的添加量基本符合国家标准GB14880《营养强化剂卫生使用标准》的要求,有更多营养素的添加采用组合优化的方式以达到更好营养强化的目的,我国婴幼儿乳粉在营养强化方面已取得很大进步,但为确保能让消费者更好的判断并购买婴幼儿乳粉,希望企业能更严格准确地执行国家相关标准的实施,且国家专门针对婴幼儿配方乳粉做更为严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