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资源是支撑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重要能源,需求量的日益增多也使得开采范围大幅度增加,随之而带来的地质灾害也日益突出。矿区地表裂缝就是由于煤炭开采诱发的一种沉陷破坏形式,这种地质灾害不仅能使居民的房屋开裂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还会造成土体的不连续破坏带来经济损失。尤其矿区的地质条件相对比较复杂时,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裂缝的破坏程度更为严重。本文以铁法晓南矿区煤层开采诱发地表裂缝地质灾害为研究实例,首先将实地调查所在矿区的工程概况以及煤层开采情况进行资料整理,从而进行地裂缝形成状况的统计分析。根据矿区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应用开采沉陷的相关理论系统的定性分析归纳当有特殊地质条件存在时,即采空区上覆有坚硬顶板赋存时地裂缝的分布规律。此外对于晓南矿部分坚硬顶板岩层受开采扰动影响的稳定性问题,建立适合的力学模型并进行受力分析。发现晓南矿的火成岩的悬空长度大于能够承受的最大安全长度,因此受开采扰动影响火成岩呈现断裂变形并造成地表大范围开裂。最后,又针对晓南矿实际采矿情况,应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顶板岩层的变形和破坏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验证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将模拟得出的位移、应力及塑性状态云图进行分析,得出晓南矿区出现地表大裂缝的原因为特殊的地质条件使得坚硬的火成岩顶板岩层处于多个采空区交汇区域的上方,因此煤层开采上方表岩体受拉程度加剧再加之火成岩悬空断裂等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促成了晓南矿地表裂缝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