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板式转换层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来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n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建筑功能的需求,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在我国应用最多的转换层结构是梁式转换层,工程界对于梁式转换层的研究相对较多也比较深入,一些研究成果已经写入了现行规范。板式转换层在地震区应用的相对较少,工程界对于板式转换层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随着人们对建筑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板式转换层的使用也会越来越多,对板式转换层的研究也将更加深入。本文结合板式转换结构的应用现状及文献资料,系统地研究了板式转换结构的理论及抗震计算方法。针对板式转换结构的抗震性能问题,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对结构进行了动力特性、反应谱与瞬态动力学分析,研究了板式转换结构的动力性能及地震响应,并且对比了梁式转换结构与板式转换结构在抗震性能方面的差异,分析了转换形式的改变对自振周期、楼层位移、层间位移角以及楼层剪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转换层上下轴线错开较多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板式转换层比梁式转换层整体抗震性能好,局部抗震性能稍差,在进行结构选型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板式转换结构布置合理时,能够在7度地区采用。通过改变板式转换结构落地剪力墙厚度与转换板厚度,研究了参数改变对板式转换结构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落地剪力墙厚度的增加,转换层下部结构与上部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比逐渐增大,结构的自振周期、楼层位移及层间位移角减小,抗震性能提高。随着转换板厚度的增大,结构前几阶自振周期、楼层位移减小;在转换板的下部,层间位移角变化较小,在转换板的上部,层间位移角减小。本文的研究表明,选择合理的参数可以使结构的抗震性能达到最优。
其他文献
深部围岩在高围压和高孔隙水压力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特殊的力学性质一直是影响煤矿深部开挖的问题,也是岩石力学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选取花岗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模拟岩
由于建筑结构形式的不断多样化,高强度钢材和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出现,使预应力混凝土的应用日益广泛,预应力混凝土能够满足现代建筑不断向大跨度、轻型、高性能方向发展的
钢材经过冷作硬化成型后,材料屈服强度会有明显的提高。而且,冷弯型钢作为经济型材,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实际中。我国现行《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中考虑冷弯效应强度
随着世界发展,建筑结构作为人类生活、工作的主要场所,其安全性应当被给予更高关注。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设计不仅仅是为抵抗外部安全隐患的措施,更是增强结构安全性的一种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