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唑醇、己唑醇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缓释性能及杀菌活性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d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农药为配体与金属离子反应形成金属配合物可以控制农药缓慢释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农作物的药害,扩大农药的应用范围。戊唑醇(teduconazole)属于三唑类麦角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主要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Rhizoctonia cerealis)、小麦雪腐病(Typhula incarnata lasch)、玉米丝黑穗病(Sphacelotheca reiliana)等植物病害。己唑醇(hexaconazole)是另一种重要的三唑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葡萄白粉病(Uncinula necator)、黑腐病(Guignardia bidwell)、苹果黑星病(Venturia inaequalis)、白粉病(Podosphaera leucotricha)等,对真菌(尤其是担子菌纲和子囊菌纲)引起的病害有广谱性的保护和铲除作用。本文将戊唑醇、己唑醇与6种金属离子反应,设计并合成了22种金属配合物,并研究了金属配合物的缓释性能及杀菌活性。首先对戊唑醇、己唑醇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开展了研究。以戊唑醇、己唑醇为配体与含Cu(Ⅱ)、Zn(Ⅱ)、Mn(Ⅱ)、Ni(Ⅱ)、Co(Ⅱ)、Ag(Ⅰ)6种金属离子的13种无机盐反应,合成了22种金属配合物,并采用原子吸收、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合成的戊唑醇、己唑醇金属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推测配合物组成与结构,戊唑醇与Zn(Ⅱ)、Cu(Ⅱ)、Co(Ⅱ)为2:1配位,与Mn(Ⅱ)为3:1配位,与Ni(Ⅱ)为4:1配位,与Ag(Ⅰ)为1:1配位。己唑醇与Zn(Ⅱ)为2:1配位,与Co(Ⅱ)为4:1配位,与Ag(Ⅰ)为1:1配位,与CuCl2为4:1配位,与Cu(OAc)2和Cu(NO3)2为2:1配位。对戊唑醇(L1)、己唑醇(L2)金属配合物缓释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原子吸收仪检测金属配合物CuL21Cl2与CuL22(OAc)2-3H2O在水中的释放趋势,发现两种配合物均具有一定的缓释特性,释放趋势相似。在25℃的静态水中,CuL21Cl2在20h时释放出50%的配体L’,72h时释放配体98%。CuL22(OAc)2·3H2O在10h时释放出50%的配体L2,84h时配体的释放率接近100%。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了各戊唑醇、己唑醇金属配合物对5种植物病原菌蔬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a)、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水稻恶苗病菌(Fussrium moniliforme)的抑菌活性。13种戊唑醇金属配合物的毒力指数为0.66~7.59,多数金属配合物增效显著,其中CuL21(OAc)2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毒力指数达到7.59,AgL1NO3与ZnL21(OAc)2对水稻恶苗病菌的毒力指数分别达到6.38和6.57。9种己唑醇金属配合物的毒力指数为0.20~5.77,其中CuL22(OAc)2-3H2O对蔬菜灰霉病菌的毒力指数达5.77。
其他文献
利用合肥市气象局酸雨监测站1992~2007年资料,分析了该市酸雨年、季变化特征,及其与地面气象条件、地面污染物(SO2、NO2、PM10)浓度的关系;同时,应用轨迹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
一个数学概念由探究、抽象、建立到应用,有时既困难又漫长,需要经过多次反复、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才能达到对概念的真正理解和掌握.依托C.赫尔的概念形成理论,将一个
宪法教育在公民教育中处于基础性和核心性的重要地位,学校公民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宪法教育的有效途径。基于小学公民教育课程实践的调研表明,宪法是小学生公民常识认知的薄弱环
目的为了减少和杜绝介入室的护理安全隐患。方法对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介入室2010年1月~2011年12月2873例介入患者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策,制定详细的预防措施,
煤炭资源税改革是煤炭行业面临的重要政策环境,会给煤炭企业带来严重影响。根据近几年关于煤炭资源税改革及影响的研究文献,从煤炭资源税的税费制度出发,阐述煤炭资源税改革
目的分析临床姑息护理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住院并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模式,成功推进了企业信息化模式的发展。但就目前国内企业信息化管理发展现状而言,与预期发展结果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还需要不断进行改进与完善。本文将
近年来,我国居住条件大幅度改善,但室内空气环境却不断恶化,在分析室内空气污染物的基础上,简要论述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河南省小麦种植面积多年来一直位居全国第一,标志着我省小麦生产引领全国小麦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这个过程中,小麦优良品种的推广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