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慢性饮水砷暴露对人群血压、血脂和心电图的影响,探讨饮水砷浓度与血压、血脂和心电图变化的剂量依赖关系,为砷暴露人群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已掌握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2015年,在山西省山阴县选择长期生活并慢性饮水砷暴露的村民291人作为接触组,选择相邻的非砷暴露村居民92人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GB/T5750.6-2006)测定他们饮水中砷的含量;用常规检测方法测量人群的身高、体重、血压、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以及心电图变化。高血压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诊断标准(2013)进行诊断。研究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暴露组与暴露组之间血压、血脂和心电图变化的差异,及其与砷暴露浓度之间的关联性。结果:1、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及水砷测定结果:暴露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暴露组水砷含量(0.1065±0.0605 mg/L)显著高于对照组水砷含量(0.0031±0.0018 mg/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研究对象的饮水砷暴露浓度,分为对照组即A组(﹤0.01 mg/L)(n=92)、B组(0.01~0.05mg/L)(n=82)、C组(0.05~0.1 mg/L)(n=72)、D组(0.1~0.2mg/L)(n=51)、和E组(﹥0.2 mg/L)(n=86)共5个组,用来分析砷浓度与不良健康效应的剂量依赖关系。2、不同砷暴露组之间,高血压检出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21.23,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与A组比较,D、E组高血压检出率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33、15.06,P﹤0.05)。随着水砷浓度的升高,高血压检出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趋势χ2=19.71,P﹤0.05)。各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检出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2.78,P﹤0.05);各组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22,P﹥0.05)。3、各组血清胆固醇水平及甘油三酯水平随着水砷浓度的增加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40、3.85,P﹤0.05)。与A组比较,C、D和E组胆固醇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组甘油三酯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水砷浓度与胆固醇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r=0.281,P﹤0.01),与甘油三酯水平亦呈显著正相关(r=0.188,P﹤0.01)。4、各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47.62,P﹤0.05)。其中D、E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0.84、18.49,P﹤0.05)。随着水砷浓度升高,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也有明显增高的趋势(趋势χ2=34.43,P﹤0.05)。异常心电图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Q-T间期延长、ST段异常改变、T波低平。结论:1.慢性饮水砷暴露与人群高血压的发生、血脂水平升高和心电图异常改变有关,主要表现为收缩压的升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增加,窦性心动过速、Q-T间期延长、ST段异常改变、T波低平等。2.水砷浓度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