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是我国国家教育考试之一,不仅带有浓郁的中国特色,还承担着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任,“德才兼备”是其根本要求。近年来,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导向和高考“一点四面”基本原则的要求,“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和“课程思政”理念的贯彻执行,给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从高考语文试卷的题型分布和分值占比可以看出,现代文阅读在试卷中占有非常高的比重。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旨在将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语文课程思政”标准内置于人才选拔框架之中,使高考选拔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对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以高中语文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为引领,将2015-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中的现代文阅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归纳总结出高考现代文阅读从三大方面融入语文课程思政理念。一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民族精神;二是培育革命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三是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这几个方面都旨在考察语文教育是否将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课程思政”落到实处。针对高考的育人功能和教学导向作用,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该如何革新,笔者也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具体表现为:第一,教师作为教学引导者,应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提升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从而增强语文课程思政意识,用理论服务教学实践。第二,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以课文为范例,整合其中渗透的语文课程思政内容,按主题划分开展专题阅读教学,另一方面也要充分挖掘学校和本地区特色,根据语文课程思政的要求开发校本课程,编写校本教材,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第三,在日常教学之外,也需经常开展语文课程思政活动,激发学生对时政话题和时文阅读的兴趣,与社会接轨,与时代并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伦理道德修养,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笔者认为,高考试题中渗透语文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对一线高中语文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线语文教师应该予以重视,不断更新教学方式,为国家培养出新时代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