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碳排放峰值预测与控制策略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cui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气候变暖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因素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各地区对能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二氧化碳排放与日俱增,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经过几十年经济的快速增长,已成为全球能源消耗大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国,因此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出于国际气候谈判的舆论压力、大国担当的社会责任和减少能源消费、保护资源环境的需要,中国对外宣布了一项有约束力的减排目标,即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达到峰值,并向国际社会承诺我国需要承担的减排责任,提出了具体的减排任务。  浙江省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区域,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十一五”、“十二五”时期的大规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水平已位于全国前列。但在发展过程中,浙江省也出现了能源消耗量大且增速较快、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上升等现实问题,影响着人们的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社会经济低碳、协调发展是浙江省下个阶段的关键任务。预测区域碳排放峰值,通过管理手段让浙江省碳排放进入下行趋势是本研究的重要目的。  论文在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足迹和能源替代等理论基础上,分析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的相关性,采用LMDI因素分解模型探讨浙江省二氧化碳排放的关键影响因素,确定增碳效应因子和减碳效应因子。并结合国家与浙江省碳排放控制的相关政策规划,运用情景分析法设置低、中、高3种经济社会发展模式,采用优化后的STIRPAT模型,预测浙江省2016-2040年在各情景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达峰”年份,针对拟合结果,提出相应的碳减排政策措施。  论文研究结果表明:  (1)浙江省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人口规模、人均GDP、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和能源消费结构,且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对二氧化碳排放起正向拉动作用,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和能源消费结构总体上对二氧化碳排放起负向拉动作用。  (2)浙江省在低模式的发展情景下,碳排放峰值年份将在2020年出现,峰值量为4.24亿吨;在中模式的发展情景下,浙江省碳排放峰值年份将在2025年出现,峰值量为4.73亿吨;在高模式的发展情景下,浙江省至2040年都无法达到碳排放峰值。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机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停车供需矛盾日益突显。停车设施作为一种公共产品,需要庞大的财政资金去投入建设及运营维护。但停车需求缺口的逐渐扩大,国家投入停车设施的资本
网络媒体兴起于上世纪末期,在本世纪初期得到高速发展,并利用强大的网络模式、媒体模式和众多的参与群体的优势,对传统电视媒体形成巨大冲击。电视媒体在冲击之下暴露出诸多问题,有内在的管理压力也有现有行政管理体系跟不上发展趋势的压力,也有管理政策及发展方向不明晰等问题。本文选取为江西四套调查对象,从管理、组织、创新等角度出发研究,分析国内电视媒体行业存在的一些通行弊端,并试图发掘这些弊端背后存在的一些本质
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保障,它的发展与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息息相关。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是,一
土地利用分类是实施土地管理相关工作的基本且重要的依据,是世界各地土地利用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又是土地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一直以来都在对土地利用分类进行不断的探讨和研究,根据不同的方法和目的提出了众多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2017年10月16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17]48号),决定自2017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并颁发了《第
学位
近年来在多媒体环境下,国家进入信息时代,为我国教育发展带来很多新的契机,但是,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尤其在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工
高中通用技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教学改革进程的推进,中学教师也一直在积极寻找着高效的教学方法,比如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