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20多年来的语言学研究,尤其是语料库语言学研究表明,在自然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单词的固定组合及半固定组合形式。不少研究者已经意识到,“语言产出更多的不是一个受制于句法规则的过程,而是从记忆中提取短语单位的过程(Zimmerman,1997:17)。”这就是说,语言使用者往往不单纯依赖语法规则和单词来构建句子和语篇。基于上述认识,“词块”(chunk)这一概念浮出水面并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许多语言学家从语言的预制性(prefabrication)山发,认为词块作为心理词库中的结构单元,通常以整体储存或提取,从而无形中减轻了语言处理和产出的负担,使语言交际更加快捷、便利利有效。就二语习得而言,由于词块融合了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语义、句法和语用等关系,它被看作语言学习者内化并建立语法规则的重要途径,同时能够有力地促进词汇知识向深度和广度上发展。因此从理论的角度来说,对词块的注重和学习很有可能有助于克服传统外语教学的弊端,使语言学习者住语言使用的地道性和流利性上有突破性的进展。所以先前研究把词块能力看作语言能力的重要指标或组成部分,提倡将其引进二语(或外语)教学并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由于目前的研究主要以理论探索为主,而且以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为对象的研究还不多见,所以特别需要相应的实证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及丰富对词块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本文报告了对中国英语专业学生所作的一项实证性研究,旨在通过一定规模的调查来探索词块能力与语言能力,以及与单项语言技能的关系,并揭示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块能力的现状;同时通过实验的形式探讨词块的可教性及其教学方法。 本研究的调查部分采用以语料库为基础设计的词块能力测试卷来获取学生英语词块识别能力和产出能力的有关数据,并选取专业英语八级统测MET-8成绩作为英语总体水平和能力的指标,然后用社科统计软件包An EmPirieal Study ofChinese English Learners’Chunk ComPetenee(SPSS.ll.5)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主要统计步骤如卜: 1.对受试的词块识别能力和产出能力进行描述性统计。 2.利用T检验考察i司块能力测试成绩与不同年级(英语专业一年级 与四年级)的关系,以探求词块能力与语言水平的关系。同时对 四年级的成绩与他们的专业八级统测成绩进行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检验,进一步确认词块能力与语言水平是否相关以及相关程度。 3,以专业八级统测成绩为参考,利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检验考察词 块能力与各项语一言技能(听、读、写、译能力)的相关性。 4.对受试的表现进行更具体的定性定量分析,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 在词块掌握和运用上的不足,并归纳总结出他们使用词块时所采 用的策略及表现特点。 本研究的实验部分主要通过短期训练提高受试的词块意识来观察词块的可教性,所得数据依然选用SPSS 11.5来进行处理。主要统计步骤如一「: 1.考察词块习得的记忆保持度。 2.采用ANOVA这一统计手段考察对比实验组与控制组在词块习得 上的表现,探求引起差异的因素。 3.同样选用ANOVA在实验组内部进行分析对比,探求语言水平对 词块习得的影响。 通过以上统计与分析,本文得到以下结论: 1.词块能力与语言能力及单项语言技能(读、写、译能力)均表现 出显著的正相关。这验证了先前的理论假设,即词块能力是语言 能力的重要指标或组成部分。 2.中国英谙学习者的词块能力总体来说还比较欠缺。无论四年级还 是一年级的英语专业学生在词块能力掌握方面都未达到应有的水 平。内容提要 3.词块具有可教性,即我们可以将它引进现行的英语教学并通过教 授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词块能力,但需要不同于传统的仅针对单词 的教学方法。本研究证明启发提高学生的词块意识可以有效地促 进词块的习得。 文章还依据实验所反映的情况对目前的中国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些见解,建议扩一展传统的词汇概念,使其包括词块这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将词块引进英语教学,从而将语法与词汇有机结合起来帮助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更流利、更地道地使用英语,切实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本文针对这些建议还提供了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步骤,以期对实际教学有所帮助。 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阐述本研究的起源、方法和研究设计。第二章对词块的先前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并提出了自己对词块的工作定义。第三章详细描述了研究方法和过程,包括受试、研究问题、测试设计、实验准备以及实验步骤等。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对调查和实验中所得到的数据分别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得出主要的研究结果和结论。第六章探讨了本研究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第七章总结了本研究的结果,探讨了它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井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本研究对词块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l)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