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程序的分析与完善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旨在分析中国现有城市规划法律规定中的公众参与程序,为推进公众参与程序在城市规划中更好的发挥作用,协调各类主体的利益要求,保障公众能够有效的参与到城市规划过程中,本文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及应用价值。  论文首先阐释了西方城市规划的基础理论,介绍了中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历史演进。接着重点分析了公众参与的一般价值以及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的特殊价值。系统的介绍了中国以《城乡规划法》为核心的城市规划法律法规体系,对城市规划不同阶段中公众参与的规定作出梳理和说明,同时选取地方规划法规中有关公众参与的法律规定进行列举和比较,完整的评述了中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程序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局限与存在的问题。针对目前城市规划中参与方式流于形式,相关规定尚不完善,参与效果难于起到实质作用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从规划法规的完善、参与过程的控制、参与效果的评价这三个方面对如何推进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提出了建议,其中涉及了对公众参与主体的确定,对规划信息的透明公开以及对不同规划阶段的公众参与方式的选择。  论文还采用了表格列举的方式,整理了不同地区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相关规定,区分了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性详细规划在公众参与方式选择上的不同,便于直观的了解在不同目标指引下的公众参与应如何开展。
其他文献
以共同的祖先记忆、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及族内婚的亲缘观念为主的特有的社区精神是回族在多元文化社会中安身立命的主要依靠,也是保持族群边界、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传统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内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镇化建设稳步向前,越来越多的城镇和农村的房屋房产被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收。特别是近几年来,靠近中心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私营经济的发展占据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半壁江山,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国私营企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复制着劳资利益冲突。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