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纳米裂纹的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在生理信号采集、人机交互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纳米裂纹传感器的性能受到了纳米裂纹图案的影响,实现纳米裂纹的精准、可控分布,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为此,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纳米裂纹图案化的方法,如缺陷引导法、薄膜辅助法、曲率控制法、光刻辅助法等。然而,这些纳米裂纹图案化的方法,使用的基底材料大多为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B20085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5083); 大连市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20JJ25CY01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纳米裂纹的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在生理信号采集、人机交互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纳米裂纹传感器的性能受到了纳米裂纹图案的影响,实现纳米裂纹的精准、可控分布,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为此,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纳米裂纹图案化的方法,如缺陷引导法、薄膜辅助法、曲率控制法、光刻辅助法等。然而,这些纳米裂纹图案化的方法,使用的基底材料大多为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聚氨酯丙烯酸酯(polyurethane acrylate,PUA)等具有低杨氏模量的基底材料,使得在这类基底上制作的纳米裂纹传感器的响应速度受到了极大限制。聚酰亚胺(polyimide,PI)作为常用的柔性基底,具有较高的杨氏模量,在PI基底上制作纳米裂纹传感器,可以实现对外界输入的快速响应。但是,目前在PI基底上的纳米裂纹图案化方法仍有待开发。为了在PI基底上实现金薄膜纳米裂纹的图案化,本文提出了一种延展性差异纳米裂纹图案化(Stretchability differences nanocrack patterning,SDn CP)方法。将图形化的铬薄膜作为金薄膜的裂纹引导层,制作了一种PI基底-铬中间层-金薄膜的结构。由于铬薄膜与金薄膜之间存在明显的延展性差异,拉伸PI基底后,金薄膜在特定位置产生了纳米裂纹,从而实现了纳米裂纹的图案化。为了简化金薄膜纳米裂纹的产生过程,本文提出了一种粘附性差异纳米裂纹图案化(Adhesion differences nanocrack patterning,ADn CP)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探究,为下一代PI基底上无裂纹引导层的金属薄膜纳米裂纹图案化研究提供了技术储备。对PI基底上纳米裂纹图案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基于已报道的纳米裂纹产生机理,本文对基于SDn CP方法制作的纳米裂纹的产生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纳米裂纹的产生规律,本文认为铬中间层的厚度、PI基底的预应变、表层金薄膜的厚度以及铬中间层的图案均会对PI基底上纳米裂纹的图案化效果产生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金薄膜上纳米裂纹的产生受到了铬中间层的引导,PI基底的预应变越小,铬中间层的宽度越窄,PI基底上金薄膜纳米裂纹的密度越小,且SDn CP方法具有通用性。基于提出的PI基底上纳米裂纹图案化方法,本文进一步制作了一种PI基底纳米裂纹应变传感器,并对制作的纳米裂纹应变传感器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制作的纳米裂纹应变传感器具有快速响应的优势,响应时间短于16 ms。
其他文献
仿生偏振光导航是一种依赖于大自然中稳定的天空偏振分布模式的自主导航方式,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完全自主和误差不随时间累积等优点。现有的仿生偏振光导航传感器根据其感光元件的不同可分为光电二极管型和CMOS图像传感器(CIS)型。CIS型偏振光传感器由图像传感器、多通道偏振器和光学镜头组成,由于其瞬时视场误差较小,且每次可获得较多偏振信息,因此鲁棒性和适应性有更大的提升空间。但现有的CIS型偏振光传感器大
与传统内窥镜相比,胶囊机器人在安全,可靠,无痛的技术上具有巨大的潜力,能够完成对人体胃肠道的高效率、无创伤的遍历诊断及治疗,具有非常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为了更好地实现对于胃肠道某些宽敞区域的诊断和治疗医学应用,本课题组研发了一种具有两种工作模态的新型双半球型胶囊机器人,能够在空间万向旋转磁场控制下实现滚动位移与定点调姿的分离,实现了姿态的精准控制。本文在课题组研究基础上,考虑到自主研发的双半球胶囊
单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里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单目标跟踪分为短时目标跟踪与长时跟踪,其中短时目标跟踪专注于在短序列上精确跟踪目标,而长时目标跟踪是在短时任务的基础上强调了长时稳定,处理目标消失、出境,丢失重找回等能力。目前的单目标跟踪算法仍然有很多不足地方,比如对于跟踪的在线更新来说,由于目标可能经历剧烈外观变化,因此在线更新是必要的。但是跟踪器很难判断当前帧的跟踪结果是否正确。离线训练对跟踪器的性
移动机器人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来广泛,实现机器人在工作环境中独立作业的前提是其能够完成自主导航任务。移动机器人的导航分为地图构建和路径规划两个方面。地图构建是机器人认知环境的过程,路径规划则是机器人在环境中快速执行任务的必要条件。人类和动物也具备认知环境和导航的能力,这些能力与大脑中的空间认知机制密切相关。本文从类脑导航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精确构建经验地图和快速规划路径的仿生导航方法。海马-内
航空发动机长期工作在高温高压和剧烈振动的环境中,容易发生疲劳裂纹和严重磨损,因此对其叶尖间隙和振动幅度等参数的监测十分重要。涡流检测技术具有测量范围大、分辨率和灵敏度高、能在恶劣环境下长期工作的优点,在无损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的电涡流传感器感应探头在高温下存在变形大、电磁特性失效以及品质因数和灵敏度低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主要研究如下:(1)分析了高温下涡流检测的原理,设计了一种
本文简要介绍了哈尔滨俄罗斯大厦混凝土薄壳屋盖的承重方案、几何尺寸和配筋情况。结合这一工程实例,介绍了用于结构非线性分析的轴对称曲壳单元,利用自行研制的考虑材料强度和结构稳定问题综合影响的NAPS计算程序,对该薄壳结构进行了几何非线性和一般非线性分析,并讨论了壳体厚度和配筋量等因素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经分析比较可知,所设计的薄壳结构具有足够的承载力。这是一个用现代计算理论和手段指导混凝土薄壳结构设计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和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国家的布局存在的极大的不平衡现象,需要运输能力极强的交通工具解决这一问题。对于陆地运输,铁路运输首选:铁路运输不仅运输能力强而且运输成本相对较低,可以满足大量运输的要求。因此,我国一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将铁路运输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保障运输安全和畅通是考验铁路运输工作的主要标准要求。因此,对于铁路救援这方面的工作要采取积极的
天空偏振导航定向具有无误差累积、不受电磁干扰的优势。在晴朗少云的天气条件下,偏振方位角图中太阳子午线的对称性比较显著,很多学者开发了通过识别太阳子午线确定航向角的偏振导航方法。然而当天空中有较厚的云层存在时,云层中大量的水滴或冰晶粒子对太阳光的多次散射和吸收造成该区域的偏振度降低,且偏振方位角出现异常。此时若对较多云层遮挡的目标空域偏振方位角异常像素直接拟合来提取太阳子午线特征,则得到的将是错误的
在现阶段中美“芯片战争”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我国的CMOS图像传感器厂商来说,当前正处于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锁相环(Phase Locked Loop,PLL)是图像传感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PLL作为片内的时钟生成器,为CMOS图像传感器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从而保证CMOS图像传感器的正常工作。通常采用的时钟生成器是传统的模拟电荷泵锁相环(Charge Pump Phase Locke
软体机器人具有良好的形态适应性,已成为涉及材料、机械、力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前沿领域。软体变形材料是软体机器人开发的材料基础,然而受一般软材料固有低模量属性的限制,目前的软体机器人普遍存在难以维稳、负载能力差等缺点。现有的解决方案是采用气动驱动器来赋予软体机器人以变刚度功能,但存在系统复杂、响应慢等问题。若能直接通过电场调控软体材料的弹性模量,开发出电驱动的变形-变刚度一体化智能材料,则有望解决制约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