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绿媒体报道与台湾网络舆论的分歧和融合——对陈光标赴台捐款事件的框架分析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xia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探究台湾的媒体报道和网络舆论在讨论涉及大陆的社会事件时的框架异同及其变化,并分析蓝绿意识形态是否发挥作用。以“陈光标赴台捐款”事件为个案,本文对蓝绿网络平台上的媒体报道与网络舆论进行框架分析(包括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并探究事件发展各个阶段的框架变化。研究发现,对于台湾社会而言,蓝绿意识形态在网络的力量博弈中仍然至关重要。即使是社会新闻,因为涉及大陆,蓝绿双方都可能对事件有迥然的看法。但蓝绿意识形态又不能概括全部。同样的意识形态影响下,媒体报道与网络舆论看待同一事件可能使用完全不同的视角,并且这些视角还在不断变化,可能分歧依旧,也可能呈现融合。蓝绿意识形态仍在发挥相当大的作用,但是各方的利益与立场也在无形中左右着台湾的言论场。
其他文献
所谓“第三人效果”是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认识上的偏差,也就是说人们倾向于认为别人比他们自己更易于受到大众传媒信息的影响,特别是负面信息对人们后续行为的影
全民健康已成为一个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基础和标志,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健康与否还直接关系每个公民、每个家庭的幸福美满和生活质量,因而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
期刊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从新闻网站、商业门户到社交网站,微博、微信,新技术、新应用带来了新闻信息服务生态的巨大变革。目前,移动互联网新闻服务的
山西省供电工程承装公司在全国送变电工程建设企业中素有盛名。近年来,公司先后承建了晋东南—南洋—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锦屏—苏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750千伏
20世纪后期,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兴起,社会阶层趋向多样化,受众市场细分是传媒领域的一大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面向市场的新闻周刊迅速成长起来,成为近年来媒介市场的一支生力军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事务、开展国际间合作。这一切活动的顺利进行有赖于良好的国际信誉和国家形象,否则会大大增加沟通成本及发生冲突的风险。学术界已
期刊
邮购房子、冰雕酒店、树屋和不用直线建造的楼房,令人难以置信,其实,这些人们感到新奇的建筑,在现实中真的存在.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被广泛应用,我们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这虽然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是也滋生了许多负面问题,值得从受众媒介素养的角度进行深入探讨,尤其是
近年来,美丽经济的崛起促进了化妆品行业的高速发展。有着庞大人口基数的女大学生因其不断提升的购买力成为一个重要的化妆品消费群体。作为未来化妆品消费的主力军,女大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