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的简称,流感每年都会发生。流感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之一,对人类健康以及兽医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一定威胁。2018年流感的流行特点和往年有所不同,不仅有乙型流感病毒的感染,还合并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感染,乙型流感患者数量相对多,但症状较轻,甲型流感患者数量少,但症状可能会较重。另外,少部分的流感患者是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的混合感染,患者发病较急,容易发展成为重症流感。对2018年河北省流感病毒流行株进行致病性和传播能力的研究,可为河北省流感的防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本研究于2018年流感流行季在河北分离、鉴定两株流感流行株,分别命名为A/Hebei/F076/2018(H1N1)(简称F076)毒株与B/Hebei/16275B/2018(简称16275B)毒株。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F076毒株并未发生跨物种流感病毒间的重组,F076毒株的HA基因与NA基因均位于Swine分支内;16275B毒株的各基因组片段来自不同的毒株,16275B毒株的HA基因位于B Victoria分支内,与B/Guangzhou/56/2016遗传距离最近。受体结合特性试验结果表明,F076毒株与16275B毒株均只具有α-2,6唾液酸受体结合能力,这意味着两株病毒均只具有感染哺乳动物的可能。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上的复制能力试验结果表明,F076毒株和16275B毒株在MDCK细胞上均具有良好的增殖能力。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F076毒株和16275B毒株感染小鼠均表现了临床症状。在试验期间,感染F076毒株的小鼠死亡率为40%;感染16275B毒株小鼠的死亡率为0。流感病毒在小鼠不同组织中的分布试验表明,感染F076毒株第3天的小鼠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和脑中均能检测到病毒,第5天的小鼠的肝脏、脾脏、肺脏、肾脏中能检测到病毒,第7天的小鼠仅肺脏中能检测到病毒;感染16275B毒株小鼠第3天、第5天和第7天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和脑的结果均为阴性。病理变化观察结果表明,F076毒株和16275B毒株感染小鼠3天、5天和7天的肺脏均出现了流感相关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F076毒株和16275B毒株感染小鼠3天、5天和7天的肺脏均能检测到病毒抗原。传播试验结果表明,F076毒株和16275B毒株均具有在豚鼠间传播的能力,F076毒株在豚鼠间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的效率为66.7%,气溶胶传播效率为33.3%;16275B毒株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的效率为100%,气溶胶传播效率为33.3%。本研究结果表明,2018年河北省分离的F076毒株和16275B毒株只有感染哺乳动物的潜力,F076毒株对小鼠致病性强于16275B毒株,F076毒株直接接触传播的效率弱于16275B毒株,而F076毒株和16275B毒株的气溶胶传播效率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