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压胀型铸造技术的研究

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jun64224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通过铸造来获得机械产品毛坯是机械零件制造的主要方法之一,铸造行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铸件生产中出现夹渣、气孔、气泡、缩松、结晶组织粗大或偏析、裂纹、冷隔等缺陷,经过技术人员的努力,采用合理设计浇注系统以实现顺序凝固,采用压力铸造等先进工艺在解决夹杂、气孔、气泡等问题时已经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在生产复杂型腔铸件时,在面对缩孔、缩松、结晶组织粗大或偏析、裂纹等缺陷,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   本文简单介绍了重力铸造与外力场下的铸造技术的特点。介绍了真空压铸和真空增压铸造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分析了这两种方法对铸件质量的提高、缺陷的改善。通过研究发现在金属液浇注过程中抽真空,可以提高金属液的充型能力,减少或消除铸件中气孔或气泡的产生;凝固时增加压力,可以增强铸件的补缩能力,提高铸件致密度,改善针孔度级别缺陷的优良。本文所研究的内压胀型铸造技术正是基于“真空”、“加压”这两大特点下提出的,针对有空腔结构铸件的新的铸造方法。   内压胀型铸造技术与以往的利用“真空浇注”、“加压凝固”的铸造方法不同之处是:通过堵头与铸件空腔形成密封结构,然后向空腔中通入压缩气体,使铸件在均布的内压作用下胀型凝固。在均布内压作用下的胀型凝固可以有效减少缩松和缩孔的产生;由于内压的作用,裂纹的产生得到遏制;凝固时,型芯拥有良好的热溃散性,能减少冷裂纹的产生;采用此方法,不需要压铸机就能实现大型复杂铸件的压力铸造,生产单件或小批量压铸件时其成本会比压铸低。本次研究尝试采用新的液态金属凝固方法,使铸件基本上实现在压力作用下同步凝固,极大的减少气孔和缩松的缺陷,并减少浇道与冒口对金属液的消耗量,实现铸造工艺的节能目标。   在分析了内压胀型铸造技术的原理及其特性后,确定了实验方案及其工艺过程。为了研究内压胀型铸造技术,我们设计了金属铸型,搭建了实验平台,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基本确定了此方法的可行性。随后,对操作过程及得到的铸件进行了研究,分析、验证了此方法的特点,并对铸件产生的缺陷进行了研究,找出了原因,对后续实验研究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金属化球团经转底炉出来温度高达1100℃,需冷却到300℃以下才能保证不被二次氧化。当金属化球团颗粒进入筒式冷却机进行冷却时,其丰富的余热资源并未得到高效回收利用,因此实
煤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非绿色能源,在人类能源利用中占有较大份额;我国是一个典型的资源缺乏并且少油贫气的能源消费大国,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煤燃
干酪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乳制品,在世界上有较长的历史。在我国由于受干酪风味、饮食文化以及缺乏干酪加工工艺的研究的影响,国内干酪发展缓慢,并且市场上的干酪主要以进口为主
本文为973项目子课题,旨在建立一个凝汽器仿真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凝汽器相关计算与研究,为凝汽器的节能与优化运行提供依据。为了使模型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兼容性与继承性,
微型热声制冷机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无污染、便于与电子芯片封装等优点,在微电子热量管理中倍受关注。但是由于频率升高、物理尺寸减小使得粘性耗散增大,且缺乏合适的声驱动器导致无法实现微型热声制冷机的工程化应用。本文开展关于微型热声制冷机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基于热声线性理论和热动力学网络方法,研制了适于微型热声制冷机的设计计算和优化分析仿真软件。在模拟计算的基础上设计并建立了一台微型热声制冷机,主要开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经济的迅速发展,空调建筑在我国迅速增多,同时带来了空调能耗的急剧增加,节能减排任重道远。基于我国的国情,在20世纪60~70年代修建了大量的地道,如何利
本研究从燃料含氧量、与柴油互溶性、物性参数以及燃料分子结构等角度出发,选择了二甲氧基甲烷(DMM)、碳酸二甲酯(DMC)、己二酸二乙酯(DEA)、生物柴油和乙醇等五种有代表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