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为了拓展城市建设的资金来源,一些城市政府借鉴国外经验,尝试借助市场经济手段,以经营城市的理念对城市资本进行营运。作为城市资本营运的主体——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因时而生。
盘活城市资产,按市场规律经营城市,解决城市建设中的问题可以说是城投公司的使命所在。为此上海、深圳、珠海、天津等市的城投公司都做了有益的探索,但是由于城市建设需要大量投资,而且经营中必须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虽然城投公司有政府信用为依托的强大优势,但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其内部管理和外部融资环境还是面临重重挑战和困难。
国外的城市经营由来己久,不但有先进的理论,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美国、日本等国在城市公共建设项目上的投融资机制的设置对我国城市运营初始阶段的借鉴意义非常大。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国外城市经营的启示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对城市运营内涵的深入理解;二是对政府职能的定义的转变,打破部门管理的界限,跳出经营范围的框框,使土地利用和交通规划互为依据,融为一体,组织探讨联合开发的途径。政府放下管理者的架子与企业合作,带来了企业发展、社会效益的双赢,即发挥了企业的资源优势,又积极的利用原有资源发掘出了新的资源,能够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现实效益;三是思维模式的转化。必须要用一种发展的、生态的和开放的观念及思维模式来进行城市开发;四是要公众参与。公众参与一直以来被各级政府部门所忽视,然而不可否认和回避的是,国外无论是进行城市规划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都离不开市民的积极参与,甚至很多情况下,大众的“投票”直接决定了项目的实施与否。因此,加强公众的参与性既是历史趋势,又有其现实意义。
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城投公司的运作模式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建议。本文研究认为首当其冲是要对政府在城市经营中的职能形成统一认识,并由城投公司作为城建资金的运作主体和城建资产的运营主体,在投融资模式上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保持公司的可持续融资能力,减少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缩短资金回收周期,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培育收益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是城投公司发展重点方向。同时由于城投公司的背景和特性,城投公司运营评价指标也会区别与其他公司。在本文的最后,作者结合本职工作,以光华大道为案例进行了效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