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掌握2017年湖南省山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分析了2017年湖南省山羊布鲁氏菌阳性病例信息,并同时开展布鲁氏菌病基线调查,旨在为湖南省制定符合现阶段布鲁氏菌病综合防控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首先,检索全国动物卫生信息系统中的布鲁氏菌病疫情信息和阳性病例信息,并结合湖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布鲁氏菌病例,共得到512例山羊布鲁氏菌阳性病例,涉及72个山羊养殖场。分析数据后发现,山羊布鲁氏菌病例分布呈零星散发状,湖南省除湘潭、邵阳、张家界和益阳外,其它市(州)均有阳性病例。从时间上来看,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4月和7月属发病高峰期,分别占全年发病总数的16.2%和32.6%;从养殖规模上看,病例主要集中在存栏量小于100头的小规模养殖场,共计42个(58.3%)。从临床症状来看,大部分布鲁氏菌病例为隐性感染,无明显临床表现的有482例(94.1%),其次母畜流产、产死胎和公畜睾丸肿胀有27例(5.3%)。基线调查共在4680个山羊养殖场(户)采集血清样品142328份。结果检测出分布于10个市(州)的53个养殖场的395份阳性样品,个体阳性率为0.28%,群体阳性率为1.13%。另外,发放《养殖场户调查表》1130份,回收问卷622份,有效问卷535份,有效率为86%。统计发现,阳性养殖场问卷34份,阴性养殖场问卷501份。整体来看,存栏量小于100头的养殖场占64.1%;平均存栏时间在7-12个月的养殖场占55.7%;饲养方式为放养的养殖场占83.6%。分析问卷可知,大部分山羊养殖户能够主动开展消毒、检疫、无害化处理等防疫措施,但防疫工作存在不到位、不科学等问题。比较防疫效果发现,阴性养殖场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程度明显优于阳性养殖场。目前,湖南省山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仍十分严峻,畜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污染面较广,且呈逐渐扩散趋势。虽然养殖户对疫病的防控意识较强,但缺乏专业知识,导致防疫措施不到位,尤其是阳性养殖场的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程度明显不足,使得疫病防控暂未取得良好成效。因此,亟待加强布鲁氏菌病疫情的管控,并深入基层提高养殖户对疫病防控的理念,减少该病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