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光片保护膜的加工工艺探索及其性能表征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ff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偏光片在液晶显示器中成本占比可达11%,在偏光片的原材料总成本中,保护膜材料三醋酸纤维素TAC的成本占比最高为46%。保护膜是偏光片中重要的光学膜层,对偏振层起力学支撑作用和阻隔水汽及紫外线的作用。随着显示器产线向国内转移,偏光片保护膜生产国产化迫在眉睫。但目前保护膜的主要材料及加工技术主要依靠于从国外进口,核心制备技术被日韩企业垄断。国内技术引进受限严重,引进的日方技术工艺落后于国外先进水平,国内对工艺参数的细节掌握不足,加工条件与性能之间关系了解不够透彻。因此,光学膜产品的国产化问题亟待解决,相关膜的制备、加工工艺技术不成熟的问题需要攻克和掌握吸收,以最终实现我国从显示制造大国向强国转变。应用于液晶显示时对保护膜性能有较高要求,主要通过溶液浇铸方法制备,主要流程包括溶液制备、涂布,薄膜拉伸、后处理、切边收卷等几大工序。加工工艺对保护膜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探究加工工艺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对工业生产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针对目前国内技术发展受限严重的情况,对加工全过程的加工条件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调控,系统探究了不同加工条件对保护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为偏光片保护膜的全面国产化提供必要的参考及一定的技术支持。所做研究如下:(1)成膜工艺对保护膜结构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材料进行性能的测试选择合适的成膜材料,结合模拟对溶剂进行筛选,配置合适的铸膜溶液;通过调控铸膜参数制备表面平整并具有一定亲水性的透明保护膜,探究溶液浓度、铸膜厚度、干燥温度对保护膜形貌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成膜条件,制备表面平整,透明性高,表面亲水,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热性的保护膜。(2)拉伸工艺对保护膜结构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溶液浇铸制备的保护膜进行拉伸,对拉伸工艺参数进行了系统调控,研究了拉伸温度,速率,倍数及方向对保护膜性能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拉伸加工对保护膜内部结晶和分子链取向结构的影响,合适的拉伸工艺可提高保护膜表面平整性并保持表面亲水性和高透光率。(3)增塑改性对保护膜结构性能的影响。采用不同的增塑剂对保护膜进行增塑改性以提高保护膜的可加工性。通过上述探究确定的参数制备增塑保护膜,探究增塑体系对保护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本文较为系统地探究了偏光片保护膜各环节加工工艺对薄膜结构性能的影响,为偏光片保护膜的国产化进程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其他文献
植物纤维是自然界中储量丰富且来源广泛的可再生资源,以其为原料制备环境友好型生物基材料不仅能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还能提高植物纤维资源的利用率。然而植物纤维复杂致密的氢键网络和高的结晶度,使分子链运动所需能量非常高,从而造成其熔融温度远高于热分解温度,无法进行熔融加工。因此植物纤维热塑化改性及加工技术对拓展生物基塑料的种类及产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连续闪爆预处理与水相羧化-接枝改性相结合的植物纤
为有效检测小型管件表面的典型缺陷,提高小型管件制造表面陷检测效率。本文以“小型管件制造表面缺陷荧光渗透图像拼接处理与检测技术”为题,重点研究基于荧光渗透法的图像配准、图像融合、语义分割技术,开发小型管件制造表面缺陷检测试验装置,实现图像拼接、缺陷定位、缺陷识别、缺陷等级评定等功能,这对于促进管件制造表面缺陷检测的自动化、无人化、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学术价值。研究工作得到广东省特种设备检
为了缓解电力输送需求高速增长但新建电能输送走廊日益困难的现状,集群化敷设方式在新建XLPE电缆线路中的使用越发广泛。在集群敷设电缆的设计过程中,用于指导导体截面选型的基于IEC方法或者国标制定的电缆线路载流能力往往是一个保守值,不利于电缆资源的高效利用。且目前对集群敷设电缆热计算和最优化选型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研究计算集群敷设电缆导体温度分布时往往假设电缆群中各电缆负荷相同或人为设定负荷数
光催化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高级氧化技术,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实现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去除。Z型异质结光催化剂能维持光生电子和空穴的高氧化还原能力,然而氧化还原能力较弱的光生电子和空穴在Z型传递的过程中会发生复合,从而导致了Z型异质结体系量子效率的下降。因此本论文旨在构建一种既具有高氧化还原能力的光生电子和空穴,又具有高量子效率的双通道载流子转移结构,将具有这种结构的光催化剂应用在去除难降解有机
木质纤维生物质是自然界中储量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它主要由纤维素、木素和半纤维素通过不同化学键连接而成。由于复杂的结构与组成,使得其高值化利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尤其是对木质纤维生物质全组分的直接利用。化学酯化改性是一种提高木质纤维生物质可加工性能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然而,对改性后的木质纤维生物质全组分的进一步应用的研究却十分有限。因此,本文以蔗渣为木质纤维生物质原料,研究了不同蔗渣酯化改性产物用于
近年来,以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为典型代表的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群众身心健康。为了提高环境空气质量,我国自2013年以来贯彻实施了一系列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牵头的大气污染防控对策和具体方案,并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绩,但仍然存在部分城市PM2.5污染超标的现象。偏重工业的产业结构、偏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偏公路运输的交通结构决定了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
精密制造过程、仪器仪表内部及贵重物品的储存等行业对空气湿度的准确度要求较高且除湿空间小,而传统除湿技术存在设备复杂、热惯性大等缺点,不适用于小空间环境中高精度的除湿要求。电解质膜除湿技术通过低压直流电场驱动空气中水分子的电解和转移,具有结构紧密、体积小、操作简单等优点,可实现精准、便携、节能的除湿,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新型除湿技术。电解质膜除湿系统的结构主要包括膜电极、钛网导电板及空气流道,其中膜电极
随着城市人口增加,生活垃圾填埋场规模越来越大,导致许多填埋场亟待扩容。大梅山(化名)生活垃圾填埋场扩容采用了加筋土坝作为垃圾挡坝的扩宽加高结构,坝高由20m提升至35m,坝体下游坡度达到42.3°(竖向:水平为1:1.1)。对比国内外垃圾体挡坝工程实例,该挡坝具有高度大、坡度陡,采用全断面土工布加筋,尤其是采用无粘性的级配碎石作为坝料等特点。由于以往类似工程很少,对其变形特性与稳定性认识不深刻,本
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一环,被广泛应用于执行各类重复任务,为了更高效地完成给定任务,基于任务优化设计机器人机构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但传统的机器人机构设计没有统一的求解框架,对设计者的要求较高,同时设计周期较长。因此本文研究一种基于任务驱动的非冗余串联机器人的机构及其作业位置优化设计方法,以自动生成一组满足作业任务要求且远离作业奇异点、具有良好运动灵巧性的机器人机构及其作业位置参数的Pare
短路故障所致的电压暂降可对供电可靠性和用户用电质量产生严重威胁。由于电网短路故障的发生具有随机性,依据电网结构和经济性两方面,准确进行故障场景下的电压暂降评估,进而采取治理措施降低电压暂降的危害,将有效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用户的用电质量。本文针对故障引起的电压暂降的评估和抑制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工作有:(1)采用蒙特-卡洛随机预估方法生成故障场景,评估电气节点的电压暂降严重程度和经济损失。(1)在严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