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uli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夏(Pinellia ternate)是天南星科半夏属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以干燥块茎入药。目前,从半夏中已分离检测到生物碱、甾醇类、氨基酸、有机酸类、黄酮类以及鞣质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生物碱是半夏的主要药用成分。在半夏生物碱中,麻黄碱是主要活性成分且属于苯丙胺类生物碱,因其具有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各种原因引起的鼻黏膜充血、肿胀引起的鼻塞等功效而被应于临床治疗。但麻黄碱在半夏体内含量低,这严重影响了半夏药材的品质。为实现半夏麻黄碱含量的提高,利用植物代谢工程培育高产生物碱类药用植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是植物体苯丙胺类生物碱代谢途径中的第一个关键酶,也是植物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之间的纽带。L-苯丙氨酸(L-Phe)是苯丙胺类生物碱合成的直接前体物质,在PAL催化下脱氨基生成反式肉桂酸(t-CA),这是生物合成苯丙胺类次生代谢产物的第一步反应。但关于PAL在植物麻黄碱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本研究以半夏为研究对象,从半夏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到1条含完整读码框的候选unigene基因,命名为PtPAL。本试验采用RT-PCR方法克隆PtPAL基因的ORF序列,分析生物信息学、组织表达谱以及酶动力学;同时利用染色体步移方法克隆PtPAL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分析转基因拟南芥GUS组织化学染色,为进一步探究半夏麻黄碱代谢途径奠定基础。本试验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半夏PtPAL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和组织表达分析利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PtPAL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序列。PtPAL基因的ORF序列长2289 bp,编码762个氨基酸,终止密码子为TAA。PtPAL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分析表明,PtPAL包含PAL-HAL、PLN02457、pheamlyase、Lyasearomatic及HutH结构域,属于苯丙氨酸解氨酶家族成员(LyaseIlike Superfamily),与单子叶植物百合PAL相似度最高,达到78%。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半夏PtPAL聚在单子叶植物这一类中,且与单子叶植物百合、菠萝和油棕亲缘关系较近。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PtPAL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PtPAL基因在叶中表达量较高,块茎和根中次之,花中表达量较少。2.半夏PtPAL基因原核表达、分离纯化和酶活性鉴定选择pET32a(+)作为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异源表达PtPAL重组蛋白。经过诱导和分离纯化,获得了融合His标签的PtPAL重组蛋白,分子量大小(MW)为102.3 kDa。通过LC-MS鉴定,PtPAL具有催化L-Phe形成t-CA的功能,但在相同催化条件下PtPAL不能催化L-酪氨酸生成对香豆酸。在不同pH(7.0-9.8)和不同温度(30-90℃)条件下测定PtPAL酶活性,结果显示PtPAL催化反应最适pH为9.0,最适温度为70℃。在最适条件下进行酶促反应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PtPAL对L-苯丙氨酸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PtPAL Km为0.89mM,Vmax为63.96 nkat·mg-1,Kcat为6.56 s-1,Kcat/Km为7.37×103 s-1·M-1。进一步探究金属离子对PtPAL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K+、Ca2+对PtPAL催化活性的没有显著影响,Ba2+增强了PtPAL酶活性,Mn2+、Co2+、Cu2+及Zn2+抑制了PtPAL酶活性。3.半夏PtPAL基因启动子克隆和GUS组织化学染色根据PtPAL基因的编码区序列(CDS)设计引物,利用染色体步移(FPNI-PCR)技术,克隆得到长为1149 bp的PtPAL基因启动子序列。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PtPAL基因启动子序列含有TATA-box、CAAT-box等主要功能元件,也包含光响应(G-box、GT1-motif)、参与干旱胁迫(MBS)、水杨酸(TCA-element)和茉莉酸甲酯(CGTCA-motif)诱导等调控元件。将PtPAL基因启动子与GUS报告基因融合稳定转化拟南芥。转基因拟南芥GUS组织化学染色和GUS基因表达量分析表明,PtPAL基因启动子能够驱动GUS基因在拟南芥中表达,且在拟南芥幼苗的根和叶检测到GUS活性;随着幼苗的生长,在转基因拟南芥成熟组织花、茎、茎生叶、莲座叶和根中均有GUS基因表达。综上所述,PtPAL能够催化L-苯丙氨酸脱氨基生成反式肉桂酸,对L-苯丙氨酸有较高催化效率,且PtPAL基因能够拟南芥中根、叶、茎和花表达。PtPAL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鉴定为进一步探究半夏麻黄碱生物合成途径提供新的候选基因。
其他文献
脑磁共振(MRI)图像的分割在计算机辅助诊断和临床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存在噪声和脑图像中不同组织之间边界的不确定性等因素,脑图像的有效合理分割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此,研究脑部MRI图像分割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在图像的分割算法中,FCM(模糊C均值聚类)是一种适合应用在脑部图像分割中的经典算法。FCM算法的实质就是使得属于同一聚类的对象之间相似度最大,而不同聚类之间的相似度最小,并计
近年来,人们对Cd(Ⅱ)离子采用不同的处理途径和方法,但难以实现对处理后的Cd(Ⅱ)离子回收再利用,因此,本文设计一种能够针对Cd(Ⅱ)离子选择性吸附的材料。本文以硅藻为载体,巯丙基
针对我国低渗透性煤层存在CH4抽采难度系数大、CH4抽采利用效率低等关键性问题,液态CO2驱替煤层CH4技术对提高瓦斯资源利用率、预防矿井瓦斯事故、防止大气环境污染都具有十
目的:1、探讨电针刺激诱导脊髓homer1a的表达及其抗伤害性效应的机制;2、探讨CFA诱导的炎性痛机制以及homer1a、mGluR5-homer及IP3R-homer复合体在其中的作用,进一步探究电针治疗CFA诱导的炎性痛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1、实验一:①将WT小鼠随机分为2组:假电针组(sham组)和电针组(EA组),检测两组小鼠脊髓homer1a的表达情况;②分组为:WT组、H1aKO组
泥石流是山区暴发的一种特殊性洪流,历时短暂、覆盖范围广、危害性强。山区开发矿产资源过程中,广泛堆积于沟道中的废石渣在强降雨作用下极易诱发泥石流灾害,形成弃渣泥石流,
温室气体排放带来了全球气温上升、环境污染加重、极端天气肆虐等多个国际社会问题,我国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目前碳排放量居于世界首位,面临着严峻的碳减排压力。我国经济是一个各部门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产业经济活动贡献了大量的碳排放,早日实现碳减排目标,需要产业部门减排工作的协同推进。因此,深入分析碳排放在产业部门间的传递机理,提出针对性的减排策略对于当前碳减排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生活方式之一。榆林麻黄梁地处陕北黄土高原的北缘,分布有独特的黄土地貌景观地质遗迹,蕴藏着重
黄原酸盐其生产过程主要污染产物为废气,废气中主要成分为二硫化碳(CS2)和非甲烷总烃(甲烷以外的所有可挥发的碳氢化合物,其中主要是C2C8)。一般情况下,国内众多黄原酸盐生产企业
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应用广泛,桩间土浸水湿陷后会产生向下的位移,桩对桩间土会产生向上的摩擦力,导致桩间土在湿陷的过程中发生卸荷,具有卸荷湿陷的特殊性。目前对于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桩间土湿陷特征缺乏研究,本文基于试验就此问题开展研究工作。本文首先考虑桩间土湿陷过程连续卸荷的特征,定义了黄土卸荷湿陷参数,并进行了常规湿陷试验、单次卸荷湿陷试验,然后模拟连续卸荷湿陷的
六氯环三磷腈(HCCP)的结构独特,其有多个P-Cl键容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去合成有机-无机新型杂化材料或者和具有多官能团的有机单体反应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这些高分子材料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