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组织发展和社会进步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建言献策。当看到组织和社会中存在着各种问题时,特别是这些问题涉及到社会公平或组织公正的时候,不少人会为此群策群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建言也因此成为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热点。公正世界信念指的是人们对自己身处的世界是否公平的信念,即在一个公平世界里,付出能获得回报,所得也是应得。早期关于公正世界信念的研究聚焦“责备受害者”的现象,认为持有公正世界信念的人看到社会不公正现象时,会采用责备不公正受害者来维护公正世界信念。近年来的研究从积极心理的角度探索公正世界信念的作用,认为公正世界信念会促使人们通过建言来维护公正。基于公正世界信念与建言行为之间的这种积极关系,本论文提出了探讨公正世界信念如何影响组织建言的思路,特别是个体关于建言的认知和组织环境变量的作用。其中,个体关于建言的认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于造成不公正现象的原因归因,只有在明确认识到不公正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组织管理的缺陷时,个体才会做出建言的行为;二是建言也与个体对自己的控制感相联系,也就是当个体认识到自己能够改变现状时,才有可能采取建言行为。相关的研究揭示,公正世界信念在特定情况下能够通过“恢复和重建”来重塑公正,因此公正世界信念或许能促进组织管理方面的归因;同时,公正世界信念还是一种个人资源,具有一系列积极的适应性功能,能促进个人控制感的提升。因此,本研究认为个人控制感将是公正世界信念影响建言行为的内部作用机制,而作为组织建言环境变量的组织信任与组织建言氛围可能会影响到员工的公正世界信念对其建言相关控制感的作用,最终表现为对公正世界信念对建言行为效应的调节作用。
本论文还探讨了公正世界信念在努力与品德之间的维度划分。在社会与组织生活中,人们既追求努力与成功之间的公正联系,即付出就有收获,也追求品德与命运间的公正联系,即善恶有报。由此,在建言潜在情境的研究中,员工既会针对工作投入与绩效方面的问题进行建言,也会针对组织中发生的道德事件进行建言。然而,即使在公正世界信念的理论描述中均提到了人们在品德与命运之间应得的联系,目前现有的公正世界信念量表主要还是仅着重于描述努力与成功之间的应得,而忽视了对品德与命运之间的联系。因此,本研究中对努力公正世界信念与品德公正世界信念进行了概念的解析与划分,并编制了相关的评价工具。
结合努力公正世界信念与品德公正世界信念所具备不同的个人控制感角度,本论文也探讨了努力公正世界信念与品德公正世界信念对建言行为的影响作用。此外,由于公正世界信念的重塑公正动机在不公正的情景中更能得到体现,因此本论文还设计了两个发生在组织环境中的不公正情景,探讨不同的公正世界信念(个人公正、他人公正、努力公正、品德公正)是否能促进员工针对这两个不公正情景进行建言行为。
综合以上,本论文通过五个部分共七个研究探讨了公正世界信念对组织建言影响作用。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
第一部分:探讨了公正世界信念对管理归因的影响作用,由一个研究组成。由于建言行为的第一步是在认知层面上意识到组织有中潜在的问题,或有待进一步提升的现状,因此该研究的目的在于验证当出现社会公共事件时,公正世界信念能否引发改变组织功能方面的管理归因,而非在个人层面责备受害者的受害者归因。结果显示,在特定情境中,公正世界信念越高的被试,越有可能做出管理归因,而非受害者归因。
第二部分:从个人控制感角度,探讨了员工的公正世界信念对组织建言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由一个研究组成。发现问题后,进一步针对问题在行为层面进行建言才能真正改变现状。该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员工的个人公正世界信念与他人公正世界信念对建言行为的促进作用,并从个人控制感——员工所感知的建言效能与建言风险,来探讨他们在公正世界信念对建言行为影响中起到的中介作用,以及组织中的环境设置与人际关系因素,即组织建言氛围与组织信任,在其中所起到的调节作用。最终建立了两个带调节的双中介模型。结果表明,第一,员工的个人公正世界信念与他人公正世界信念均对其建言行为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二,感知建言效能和感知建言风险均中介了员工的个人与他人公正世界信念与组织建言之间的关系;第三,仅组织建言氛围在个人公正世界信念与他人公正世界信念对感知建言效能的影响作用中均起到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组织信任仅在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对感知建言效能的影响作用中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至于组织信任与组织建言氛围在个人与他人公正世界信念对感知建言风险影响作用的调节效应,则没有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平。
第三部分:从公正世界信念的内容角度,探讨了公正世界信念的两个新维度:“努力公正世界信念”与“品德公正世界信念概念“”的产生、验证以及评价工具的编制,由三个研究组成。
研究一对公正世界信念与意想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由全球公正世界信念量表测量的个体公正世界信念并不能在“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的情境中对意想进行区分,由此提出了对“努力与品德公正世界信念”区分的必要性。
研究二从公正世界的来源角度,对努力公正世界信念与品德公正世界信念概念的存在和区别做了探讨。结果表明,努力公正世界信念与品德公正世界信念的区分明晰:在个人、社会制度、超自然力量三个公正来源中,个人在实现努力公正中起更大的作用,而社会制度则在实现品德公正中起最大的作用。
研究三设计了努力公正世界信念与品德公正世界信念量表,并采用学生和企业工作人员样本,对所编制的量表进行了验证,最终形成了由5个题项构成的努力公正世界信念量表,与4个题项构成的品德公正世界信念量表。
第四部分:结合在上一部分研究中所新提出的努力公正世界信念与品德公正世界信念,从这两个信念的个人控制感角度,探讨了新设计的努力公正世界信念与品德公正世界信念对建言行为的影响作用,由一个研究构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人口学变量及个人与一般公正世界信念的情况下,努力与品德公正信念均与建言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努力公正世界信念(而非品德公正世界信念)对建言行为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论文的第五部分探讨了在面对组织中不公正情景时,员工的公正世界信念,包括个人公正世界信念、一般公正世界信念、努力公正世界信念、品德公正世界信念对其建言行为的影响,由一个研究构成。研究设计了两个情景,分别是“同工不同酬”与“多劳无多得”。结果表明,员工的一般公正世界信念、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品德公正世界信念对情境中建言行为的影响均不显著,而努力公正世界信念则能促进这两个情景中建言行为的产生。
本论文还探讨了公正世界信念在努力与品德之间的维度划分。在社会与组织生活中,人们既追求努力与成功之间的公正联系,即付出就有收获,也追求品德与命运间的公正联系,即善恶有报。由此,在建言潜在情境的研究中,员工既会针对工作投入与绩效方面的问题进行建言,也会针对组织中发生的道德事件进行建言。然而,即使在公正世界信念的理论描述中均提到了人们在品德与命运之间应得的联系,目前现有的公正世界信念量表主要还是仅着重于描述努力与成功之间的应得,而忽视了对品德与命运之间的联系。因此,本研究中对努力公正世界信念与品德公正世界信念进行了概念的解析与划分,并编制了相关的评价工具。
结合努力公正世界信念与品德公正世界信念所具备不同的个人控制感角度,本论文也探讨了努力公正世界信念与品德公正世界信念对建言行为的影响作用。此外,由于公正世界信念的重塑公正动机在不公正的情景中更能得到体现,因此本论文还设计了两个发生在组织环境中的不公正情景,探讨不同的公正世界信念(个人公正、他人公正、努力公正、品德公正)是否能促进员工针对这两个不公正情景进行建言行为。
综合以上,本论文通过五个部分共七个研究探讨了公正世界信念对组织建言影响作用。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
第一部分:探讨了公正世界信念对管理归因的影响作用,由一个研究组成。由于建言行为的第一步是在认知层面上意识到组织有中潜在的问题,或有待进一步提升的现状,因此该研究的目的在于验证当出现社会公共事件时,公正世界信念能否引发改变组织功能方面的管理归因,而非在个人层面责备受害者的受害者归因。结果显示,在特定情境中,公正世界信念越高的被试,越有可能做出管理归因,而非受害者归因。
第二部分:从个人控制感角度,探讨了员工的公正世界信念对组织建言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由一个研究组成。发现问题后,进一步针对问题在行为层面进行建言才能真正改变现状。该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员工的个人公正世界信念与他人公正世界信念对建言行为的促进作用,并从个人控制感——员工所感知的建言效能与建言风险,来探讨他们在公正世界信念对建言行为影响中起到的中介作用,以及组织中的环境设置与人际关系因素,即组织建言氛围与组织信任,在其中所起到的调节作用。最终建立了两个带调节的双中介模型。结果表明,第一,员工的个人公正世界信念与他人公正世界信念均对其建言行为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二,感知建言效能和感知建言风险均中介了员工的个人与他人公正世界信念与组织建言之间的关系;第三,仅组织建言氛围在个人公正世界信念与他人公正世界信念对感知建言效能的影响作用中均起到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组织信任仅在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对感知建言效能的影响作用中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至于组织信任与组织建言氛围在个人与他人公正世界信念对感知建言风险影响作用的调节效应,则没有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平。
第三部分:从公正世界信念的内容角度,探讨了公正世界信念的两个新维度:“努力公正世界信念”与“品德公正世界信念概念“”的产生、验证以及评价工具的编制,由三个研究组成。
研究一对公正世界信念与意想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由全球公正世界信念量表测量的个体公正世界信念并不能在“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的情境中对意想进行区分,由此提出了对“努力与品德公正世界信念”区分的必要性。
研究二从公正世界的来源角度,对努力公正世界信念与品德公正世界信念概念的存在和区别做了探讨。结果表明,努力公正世界信念与品德公正世界信念的区分明晰:在个人、社会制度、超自然力量三个公正来源中,个人在实现努力公正中起更大的作用,而社会制度则在实现品德公正中起最大的作用。
研究三设计了努力公正世界信念与品德公正世界信念量表,并采用学生和企业工作人员样本,对所编制的量表进行了验证,最终形成了由5个题项构成的努力公正世界信念量表,与4个题项构成的品德公正世界信念量表。
第四部分:结合在上一部分研究中所新提出的努力公正世界信念与品德公正世界信念,从这两个信念的个人控制感角度,探讨了新设计的努力公正世界信念与品德公正世界信念对建言行为的影响作用,由一个研究构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人口学变量及个人与一般公正世界信念的情况下,努力与品德公正信念均与建言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努力公正世界信念(而非品德公正世界信念)对建言行为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论文的第五部分探讨了在面对组织中不公正情景时,员工的公正世界信念,包括个人公正世界信念、一般公正世界信念、努力公正世界信念、品德公正世界信念对其建言行为的影响,由一个研究构成。研究设计了两个情景,分别是“同工不同酬”与“多劳无多得”。结果表明,员工的一般公正世界信念、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品德公正世界信念对情境中建言行为的影响均不显著,而努力公正世界信念则能促进这两个情景中建言行为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