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理入法”:基层环境治理的实践逻辑 ——基于M市F镇小微企业整治的田野调查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j12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在诸多历史与现实因素汇聚下诞生的乡镇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并推动着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国民经济的增长。然而,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改革在积极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与解决民生问题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因生产技术的薄弱、产业布局的分散以及企业发展的趋同竞争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负担。甚至,这一生态环境负担会伴随工业在农村的日趋发展而延伸为一个农村可持续发展危机。在对相关已有研究的回顾后,可以得知:基层环境治理实践是国家力量与社会因素的共同在场。具体来说,国家力量从根本上主导着基层环境治理的基本逻辑,但其间也存在着社会因素对基层环境治理的影响,也即农村环境治理中会受到“事实上的体制”影响,并由此形塑了基层环境治理一种“法”与“理”互动的实践逻辑。那么,本文以基层政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探讨有关F镇小微企业环境整治方面的实践逻辑,可以发现基层政府在体制压力与政绩考核制度下主要依照具体政策法规作为其行动的主要伦理守则。但由于乡镇企业发展事关民众基本生存需要而使得基层政府在处理具体环境问题时不得不运用人情关系等地方化的社会情理作为协助其工作的另一手段,从而形成基层环境治理一种半正式的运作逻辑。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逻辑以及企业主与普通民众的生存逻辑之中,发现社会情理能够帮助基层工作人员与企业主、普通民众间就解决某类环境问题达成共识。更进一步说,社会情理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制度法规的生硬以及与具体社会生活脱节部分而实现政策的落实,从而实现一种“援理入法”的可能。此外,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逻辑与企业主、普通民众间的生存逻辑背后实则反映了其认知行动在制度法理与社会情理之间抉择与转换,而这反映在环境治理上亦是合法性与有效性之间的抉择与转换。因此,对于环境治理的理解,我们需要从具体的国家制度与社会背景之中认识与了解不同主体的行动伦理以及环境治理的复杂性。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完善和监管法规的日益健全,证券公司正以崭新的生命力活跃在金融舞台上,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演变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当前互联网深入到社会经济的各个角落,信息科技在我国券商的内部业务系统及对外展业系统中都得到了广泛深入的应用。但实际上,券商的业务信息化是一项复杂性很高的系统性工作。由于存在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快、证券市场监管风格多变、公司自身业务波动较大等问题,券商的信息技术投入具
在日本,尤其是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化和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推进,地区人口过疏过密等问题日益显现出来。不少地区面临着人口的减少、高龄化、防灾、环境等多方面问题,政策课题处于增加趋势并且日益复杂化。而另一方面,人员、财源等行政资源却呈现不断缩减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在地区的社区衰退、居民关系稀薄化的城市地区,行政、企业、居民等主体如何相互协助,“协动”谋求地区的发展,成为地区建设中的重要课题。本
我国教育部最新发布的《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提倡高中生物让学生参加动手和动脑的活动,通过探究式学习让学生掌握生物大概念,通过学业评价促进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5E”教学模式是美国生物科学课程研究会基于建构主义提出的一种探究式教学模式,它将课堂分为引入、探究、解释、迁移和评价五个环节。“5E”教学模式高度契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因此通过实践研究“5E”教学
民法作为市民社会的法律,其既围绕私人权利展开,又要回应现实问题,是一种包含经验理性市民立法。《民法总则》采用以功能性为导向的立法模式,虽更具开放性,然仍难免有待完善之处。捐助法人作为非营利法人枝分下的法人分类,其以特定的以非营利为目的组织为规范对象,丰富了我国法人分类体系的逻辑自足性。更无疑表露出立法机关对于个人合理自主安排其权利的充分尊重,甚为鼓励,乃至为实现宪法所承诺的结社自由提供了法律基础,
2019年最高检、团中央推动试点地区检察机关、共青团组织围绕加强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司法保护,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内容、流程和标准等,探索建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路径和机制,实现未成年人案件专业化办案与社会化保护配合衔接。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是由党委领导,政府支持,联合团委、妇联及其它社会组织机构及个人参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实现未成年人案件专业化办案与社会化保护配合衔接的社
课堂评价语作为教学反馈和课堂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课堂中频繁使用且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它既承担着课堂中的师生互动任务,又承担着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任务,涉及面极为广泛。教师通过使用课堂评价语可以主导教学走向、维护课堂纪律、指导学生学习、调整学生行为和态度,从而塑造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然而目前来看,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仍主要在教学内容和方法层面,教师对学生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方面的评价仍存在着
华东师范大学的钱初熹老师在做客雅昌论坛中提到她经常在画展上看到这样的情景:上海与四川的学生虽然相隔千里,但是他们画出来的东西却是相似的,缺少地域性特征,美术作品趋向雷同化。不仅如此,在博山区X中展览墙上也发现了大量的雷同化美术作品。针对美术作品雷同化这一问题,对淄博市博山区的中学生和互联网上的中小学生美术作品进行了相关调查,发现均存在雷同化的现象,通过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发现:从横向的群体来看,美术
生命关怀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高中生物学教学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其他学者对生命关怀教育的研究成果与进展,梳理并界定了生命关怀与生命关怀教育的概念和理论基础。采取整群抽样法将吉林省公主岭实验中学高一年级6个班级的学生作为研究样本,以《高中生生命关怀意识与现状调查问卷》作为研究工具,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分析了当下高中生的生命关怀意识与现状,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生
合理的提出建议并且适时采纳建议是个人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一项重要能力。以往的相关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建议者的特征与决策者的特征是如何影响建议采纳,而较少考虑建议采纳后的结果对建议者和决策者双方所造成的影响。实际上,建议者的建议有可能导致采纳者受到损失。基于此,在错误建议导致决策者失败结果的情境下,本研究探索建议者的社会地位对其内疚感以及随后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本研究设置通两个实验探索上述问题。首先通过点
信息时代,摄影作为一种记录媒介,已经逐渐成为人类观看方式的延伸并渗透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摄影术诞生至今短短的一百多年间,我们的社会已经积累了无数的照片。从传统摄影时代向数码摄影时代过渡,摄影的方式和内容也更加多样。如果将这些数量庞大的照片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归顺成有序的数据档案,这些看似杂糅的影像就能够成为由社会公民共同建立和书写的重要现实史料。同时,影像数据库的发展历程也是一个不断扬弃自身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