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丹顶鹤种群动态及其对农业活动的响应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kingh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丹顶鹤(Grus japonensis)分布在东亚地区,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鹤类之一。丹顶鹤有两个繁殖种群:日本北部北海道的留居种群和东亚大陆(中国东北、俄罗斯)的迁徙种群。迁徙种群主要在中国东部沿海和朝鲜半岛的湿地越冬。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盐城自然保护区)是丹顶鹤迁徙种群最重要的越冬地。丹顶鹤偏好以碱蓬(Suaeda salsa)为优势植被的自然湿地生境。近几十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的需求,盐城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强度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围垦为主的人为开发活动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导致自然湿地的退化和丧失。大面积的自然湿地被转变成建筑用地、工业用地和以农田、水产养殖塘、芦苇种植为主的农业生产用地。对比历史记录,目前丹顶鹤的分布范围已经明显缩小,由原来在保护区范围内连续分布变为向核心区自然湿地及周边地区集中分布,并逐渐利用人工生境作为替代性生境。农田、水产养殖塘和人工管理芦苇塘已经成为丹顶鹤的重要生境类型。然而,关于丹顶鹤如何利用这些农业生境,如何适应生境中各种农业活动干扰和环境变化的研究非常匮乏。阐明盐城自然保护区越冬丹顶鹤对于人工生境中农业活动及生境变化的响应,对于丹顶鹤生境科学管理及种群保护至关重要。于2017-2019年越冬期,通过对盐城自然保护区农业活动特征和丹顶鹤种群的持续监测,研究了丹顶鹤越冬种群和栖息地分布的时空特征,量化了影响丹顶鹤生境利用的环境因子,分析了丹顶鹤对于栖息地中人为管理活动的响应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3-2018年间,盐城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自然湿地面积持续下降;同时,以农田和水产养殖塘为主的人工生境面积不断增加,已成为主要人工生境类型。与土地利用类型直接相关的农业活动包括种植、水产养殖、芦苇收割、制盐;相应地,农田、水产养殖塘、人工管理的芦苇塘和盐田是保护区及周边地区主要农业生产用地类型。在越冬期,农业生产活动改变了人工生境中的栖息地环境,其中农田生境中10月底至11月初水稻收割后形成的稻茬地面积由占保护区农田面积的91%(47199±299 hm~2)逐渐下降至并转变为小麦地;由于排水捕捞活动,水产养殖塘水位出现明显下降。(2)盐城自然保护区越冬丹顶鹤种群数量在研究期间相对稳定。对比历史数据,丹顶鹤种群数量在1982-1999期间呈现上升趋势,2000年之后逐渐下降至400-600只的种群规模。核心区一直是丹顶鹤集中分布的区域,而实验区和缓冲区种群数量和相对丰度处于下降趋势。在2017-2019越冬期丹顶鹤分布的生境类型包括碱蓬滩涂、芦苇塘、农田、水产养殖塘、水库、恢复区和投喂点。越冬期丹顶鹤优先利用的生境随时间发生变化,人工生境可以为丹顶鹤种群提供重要栖息地。在整个越冬期,碱蓬滩涂是丹顶鹤偏好的生境。11月和12月缓冲区农田生境是丹顶鹤偏好的生境,其中分布的丹顶鹤数量和相对丰度较高,在1月和2月出现下降,而这个时期核心区碱蓬滩涂中丹顶鹤的数量和相对丰度上升。整个越冬期中,丹顶鹤表现出对水产养殖塘的负选择性,养殖塘中分布的丹顶鹤种群数量占总种群数量的5.8%-11.0%。丹顶鹤平均集群大小为6.2±0.8只,其集群类型以家庭群为主,农田生境丹顶鹤平均集群大小最大,碱蓬滩涂次之,不同生境中丹顶鹤平均集群大小存在一定的差异。(3)虽然人工生境也能为越冬期丹顶鹤提供觅食栖息地,但是人工生境的环境因子仍制约着丹顶鹤的栖息地可用性。越冬期缓冲区农田生境生产周期内的人为活动(翻耕和种植小麦)造成的栖息地类型变化导致了利用稻茬地作为栖息地的丹顶鹤种群数量下降。丹顶鹤回避翻耕后的休耕地,主要利用小麦地作为栖息地。不同缓冲区和栖息地类型对农田生境中的丹顶鹤种群丰富度存在显著影响,所有生境因素包括子田面积(农田生境根据固有的田埂划分为若干的子田)、与自然湿地距离、与道路距离、与居民区距离、灰鹤存在与否)都对稻茬地中丹顶鹤丰富度产生影响,而小麦地中影响丹顶鹤丰富度的生境因素主要是灰鹤的存在与否、与道路距离和子田面积大小。保护区农田生境生产周期内的人为干扰直接和间接(改变栖息地类型)地对丹顶鹤丰度产生影响。(4)越冬期丹顶鹤利用的水产养殖塘主要分布在保护区缓冲区内。3个越冬期内利用养殖塘的丹顶鹤集群和个体数量没有显著差异。养殖塘的生境特征(面积、水位、水面覆盖率、伴随丹顶鹤出现的水鸟丰富度、多样性、周围建筑物数量和与道路距离)对丹顶鹤丰富度无显著影响,但所有生境特征都对丹顶鹤是否利用养殖塘存在影响,其中水位变化的影响显著,丹顶鹤回避水位大于20 cm的养殖塘。越冬期人工生境中的农业活动改变了丹顶鹤种群时空分布模式,丹顶鹤表现出对于人工生境的适应性。人工生境中的农业活动改变了生境条件,丹顶鹤利用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长期的、全面的、详细的丹顶鹤种群动态监测,确定其主要的越冬分布点,是丹顶鹤种群和栖息地保护的重要前提。根据丹顶鹤对于农业活动的响应模式,有效的丹顶鹤生境管理包括:在远离居民区且靠近自然湿地的区域保留大面积的稻茬地;缓冲区养殖塘内水产品捕捞后,尽量延长养殖塘保持在低水位(低于20 cm)状态的时间;加强对于农业生境中人为活动干扰的控制以减少人为干扰对丹顶鹤生境利用的影响。这些管理措施对于维持和恢复这个区域越冬地丹顶鹤种群和栖息地至关重要。
其他文献
背景:恶性肿瘤是世界致死率排名第二的疾病,我国恶性肿瘤致死率占总死亡率的1.269‰。紫杉醇(Ptx)是一种抑制细胞微管解聚的一线抗肿瘤植物药。汉防己甲素(Tet)是从中药粉防己中提取的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本实验组前期实验证实Tet通过诱导细胞内氧化应激(ROS)发挥抗癌作用。目前紫杉醇试剂存在靶向性低及副作用大等问题,如何在减少药物副作用同时增强其疗效是抗肿瘤药物新剂型研发的重要问题。目的:本
云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自然现象,分布广泛且多变。云层的几何厚度对于辐射平衡和云的微物理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表明,基于高光谱氧气A带卫星观测可以同时反演多个云属性,例如云光学厚度、云顶高度、云几何厚度等。然而云几何厚度的快速反演仍是富有挑战的,需要实现陆表反照率的准确估计、云反射比的快速计算、设计快速反演算法并评价反演精度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氧气A带陆表反照
学位
植物次生壁的沉积是由一系列次生壁合成相关的转录因子以及基因所共同调控的结果。木质素作为次生壁的主要成分,占植物干重的10%~30%,具有维持细胞壁形态和强度、促进水分和营养成分的输送、抵御病虫害入侵等重要功能。漆酶作为一种多铜氧化酶,能够氧化聚合木质素单体形成木质素。除此之外,漆酶还参与了其他多种生物学过程,例如创伤修复、铁代谢以及保持细胞壁的结构及完整性。本文对毛果杨漆酶基因PtrLAC16、P
化疗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CIPN)是多数抗肿瘤药物共同的毒性反应。CIPN除了影响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外,也可导致抗肿瘤治疗的减量甚至中断。因此探索CIPN的发生机制和寻求新的防治疗方法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CIPN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药物直接影响感觉神经元的活力及损伤线粒体功能有关。线粒体是神经元主要的供能细胞
天然高分子和其他生物质资源具有环境友好、价格低廉、可再生、稳定性高和加工性好等优点。然而,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大小和孔隙分布不均匀,作为药物载体,它的载药量低,早期药物释放速度快,无法满足长效缓释要求。相反,由于高度有序的孔隙和高比表面的特性,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的载药量高、缓释时间长。但是大多数的MOFs为脆性、不可溶的粉末,它们在加工过程中面临很大的挑战。因此,开发兼具良好加工性能和长效缓
由锈菌(Rust fungi)引起的针阔叶树病害是最常见的一类林木病害,全世界均有分布,我国各地多有发生。有些叶部锈菌还能危害果实、叶柄和嫩梢,甚至枝干,严重时甚至引起死苗,造成较大经济损失。黄山被誉为我国南方的植物宝库和天然植物园,森林覆盖率高,林木种类繁多。在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过程中发现黄山地区有多种林木锈病发生,其中美洲黑杨叶锈病、圆柏锈病、垂柳叶锈病、松栎锈病等四种锈病发生最为普遍。本研究对
气液混输双螺杆泵是由同步齿轮驱动的Ω型齿双螺杆泵。Ω型齿双螺杆泵转子的工作环境非常复杂,对稳定性的要求很高,过去仅仅研究单根螺杆的振动是远远不够的。在双螺杆泵工作过程中,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不仅传递扭矩还造成主从动螺杆各转子之间耦合振动,包括弯曲振动和扭转振动。因而本文研究对象为齿轮啮合的转子系统,建立此系统的弯扭耦合运动微分方程,研究该转子系统在不同支承情况下的动力学特性。伴随着计算机辅助
广西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中国最大的玉米产区之一。由于气候炎热潮湿,广西玉米容易受到对人和动物都具有毒性及极高致癌性的黄曲霉毒素污染。长期以来,对该玉米产区的黄曲霉真菌多样性缺乏研究。因此,有必要开展广西黄曲霉真菌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通过采集、分离菌种及对黄曲霉毒素进行检测,为该地区真菌毒素的防控提供策略。本研究分为四个主要部分,一是采用形态学、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玉米主产区曲霉属真菌
由农田、林地、草地、湿地及水域以及城市绿地构成的绿色空间承载着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资源、满足居民游憩需求以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任。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是北京市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近郊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导致绿色空间萎缩、生态系统退化以及环境污染加重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服务的发挥。论文在探究二道绿隔地区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基础上,科学评估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