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空气污染的严重、生活压力的增大等诸多原因的影响,不孕不育患者人群正在逐年增多,这一形势使得辅助生殖技术(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逐渐走进了广大患者的视线,为无数因为不孕症而感到烦恼绝望的家庭带来了福音。ART技术虽然已经问世三十余年,但是至今仍旧受限于临床妊娠率偏低的问题。据相关文献报道,在应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胚胎移植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助孕的患者中,失败的原因中有60%左右是因为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降低,因此如何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就成为了提高胚胎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的重中之重。子宫内膜容受性(endometrial receptivity)是指子宫内膜对于胚胎的容受能力。胚胎在不断发育过程中,在一个特定时期和子宫内膜相互作用,完成着床,在这样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中,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决定了胚胎能否成功着床。子宫内膜提供给胚胎着床的时间仅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完成。我们称这一时期为“种植窗期”(implantation window)或“着期窗期”(nidation window)。 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是依靠在多种因子的相互作用下完成的。例如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白介素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干扰素等。多项研究表明,“着床窗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正是由这些因子的共同作用所完成的。这些细胞因子也普遍被认为是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相关因子。 超排卵和控制性超排卵(controlled ovarianhyperstimulation,COH)是ART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相关研究显示,细胞因子、粘附分子以及超微结构的表达时序性会因为COH的影响而被改变,并进一步对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受到影响,使得胚胎发育和开放着床期的同步性被打破,从而降低了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了IVF的妊娠率。因此,改善ART治疗过程中的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提高妊娠率成为了生殖医学领域的重中之重。为了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国内外在药物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常用的药物主要是小剂量阿司匹林(aspirin),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生长激素(GH)及中药方剂(如阿胶)等,但是目前这些药物的应用仍然不能很好的起到完全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作用,并且关于阿司匹林及芳香化酶抑制剂是否真的能够有效的提高胚胎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也受到了一定的质疑,生长激素受限于过高的价格,中药试剂有服用不便、病人依从性差等缺点。为了克服以上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找到一种安全、方便、便宜的药物来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因此,本研究利用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探究坤泰胶囊对超排卵周期、自然周期和控制性超排卵周期中小鼠着床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a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nsulim-like growth factor-I,IGF-1)表达水平的作用机智,探讨其可能通过何种机制和原理对改善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产生影响,实验目的是希望能够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加可靠的理论依据。 材料和方法: 将接连2个动情周期都无异常的小鼠标为1-90号,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6组(每组15只):A组为对照组。B组为生理盐水+坤泰胶囊组。C组为超排卵组。D组为超排卵+坤泰胶囊组。E组为控制性超排卵(COH)组。F组为控制性超排卵+坤泰胶囊组。观察到阴栓的小鼠记为妊娠,妊娠后第4天处死,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子宫内膜中EGF、LIF和IGF-1 RNA的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组间资料的定量对比使用的是t检验;运用单因素分析法对多组间数据进行定量对比,运用LSD-t检验进行多组间资料的两两对比,P值小于0.05为有差异显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LIF、IGF-1、EGF三种mRNA在对照组和NS+坤泰胶囊组中均呈强阳性表达,在超排卵+坤泰胶囊组和控制性超排卵+坤泰胶囊组中均呈阳性表达,在超排卵组和控制性超排卵组中均呈弱阳性表达。 2.超排卵组和控制性超排卵组小鼠种植窗期子宫内膜中三种因子 mRNA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且三者在超排卵组中的表达也明显低于控制性超排卵组(P<0.05)。 3.超排卵+坤泰胶囊组和控制性超排卵+坤泰胶囊组小鼠种植窗期子宫内膜中三种因子mRNA的表达量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LIF、EGF因子mRNA在超排卵+坤泰胶囊组中的表达也明显低于控制性超排卵+坤泰胶囊组(P<0.01)。 4.小鼠种植窗期子宫内膜中三种因子mRNA在对照组中表达均低于NS+坤泰胶囊组(均P<0.05)。在超排卵组中的表达均低于超排卵+坤泰胶囊组(P<0.05)。在控制性超排卵组中的表达均低于控制性超排卵+坤泰胶囊组(P<0.05)。 结论 1.超排卵组和控制性超排卵组小鼠种植窗期子宫内膜中三种因子 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超排卵和控制性超排卵治疗均使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受到影响。 2.超排卵组小鼠种植窗期子宫内膜中LIF、IGF-1、EGF三种因子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控制性超排卵组,表明超排卵对小鼠子宫内膜的损伤比控制性超排卵更大。 3.LIF、IGF-1、EGF三种因子mRNA在生理盐水+坤泰胶囊组、超排卵+坤泰胶囊组、控制性超排卵+坤泰胶囊组小鼠种植窗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超排卵组、控制性超排卵组,说明坤泰胶囊可以一定程度的改善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