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南古代木构建筑,尤其是江南地区的宋元建筑,其先进的木构营建技艺一直影响着我国北方甚至周边国家木构建筑的发展。目前学界对北方古代木构建筑的研究较多,而对南方古代木构建筑尤其是江南地区宋元早期木构建筑结构性能的研究非常欠缺,为了科学地、合理地保护这些历史文化瑰宝,迫切需要开展对江南地区宋元木构建筑结构性能的研究。本文首先梳理出了江南地区宋元厅堂木构建筑的主要结构特点,包括江南宋元厅堂木构建筑的材料特性、结构布置原则、结构组成特点以及木构架形式等,并总结了厅堂木构架主要榫卯形式的构造特点和作用。然后基于实例调研结果和《营造法式》设计了8种榫卯节点模型,包括7种丁头栱组合榫卯节点和1组简单透榫节点,并对8种模型试件进行了竖向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试验研究表明:透榫丁头栱组合榫卯节点在极限承载力、结构安全储备、刚度退化以及节点延性上均有较好的表现;半榫加透榫丁头栱组合榫卯节点虽然具有较好的极限承载力,但节点延性较差;双卯丁头栱组合榫卯节点和半榫丁头栱组合榫卯节点各方面的性能虽不如透榫丁头栱组合榫卯节点,但也明显优于普通透榫节点;相比而言,丁头栱跳数对榫卯节点性能的影响不如丁头栱榫卯形式的影响明显。最后,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节点的竖向、水平向和扭转方向的结构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丁头栱的加入改善了榫卯节点的应力分布情况;丁头栱对减缓节点的刚度退化有一定的作用;透榫丁头栱组合榫卯节点的结构性能总体优于其它形式的丁头栱组合榫卯节点;丁头栱跳数对榫卯节点结构性能的影响不如丁头栱榫卯形式的影响明显。本文的研究成果既有利于丰富江南传统木构建筑的研究内容,也有利于为江南宋元早期木构建筑的保护修缮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江南宋元厅堂式木构建筑的进一步研究提供重要的结构参数和方法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