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学历案实践研究

来源 :陕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zerat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中后期以来,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培养“拥有获取、分析、整合、创新信息和知识能力”的人才成为各国“核心素养”与教育政策研究的基础。2014年我国教育部提出了各学段学生应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2017年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完成,核心素养在我国步入了实施阶段。本文以高中阶段地理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基于学历案教学模式对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性问题。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国内外核心素养研究背景,梳理地理核心素养、学历案的研究现状与趋势,明确选题意义及研究基础。第二部分:从建构主义理论、人文主义学习理论、学习金字塔理论等教育教学的基础理论出发,从教育教学理念上为课题研究奠定基础。第三部分:在对学生核心素养调查的基础上,掌握目前学生核心素养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的学历案。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习力、促进深度学习、“教-学-评”一致性等方面探讨了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从叙写学习目标、编写预习方案、突破重难点、进行学后反思、设计课后作业等方面探讨学历案的编写策略,并附案例。第四部分:以汉中市龙岗中学为实验学校进行为期半年的学历案教学实验。通过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分析,发现学历案在提升学生基本核心素养和地理核心素养方面均具有较好的提升效果。第五部分:归纳论文,总结了四点研究结论第一,中学生基本素养、地理核心素养具备程度普遍偏低据对汉中市龙岗中学调查发现,一方面学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创新意识、评价与反思等学习基本素养方面的能力较低。另一方面对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四大地理核心素养的具备程度方面均不理想。第二,影响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因素具有多元特点根据问卷与访谈结果发现,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地理基础知识、学习态度和习惯、老师教学方式、课堂问题设计的难易程度等均是影响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因素。第三,学历案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和地理核心素养基于学历案的教学实验证明,学历案教学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深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反思意识,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习的基本素养。同时学历案教学,以“小步子教学”,让学生亲身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做中学,学后用,用中思,思后改,在这个不断反复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等能力,并形成人地协调观,将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全程。
其他文献
20世纪企业的发展基本上处于资源经济时代,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生产率,手工工人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研究的重点.但是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21世纪企业的
人力资源开发在21世纪的经济竞争中至关重要,而我国目前人力资源开发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尽早制定我国企业人力资源
<正>乡村教师是基础教育的脊梁,是农村孩子成长的园丁。但在当前的乡村教师中,总量不足、结构失衡,获得感低、队伍不稳却是不容忽视的现状——与炙手可热的城区教师招聘形成
重载机车牵引齿轮的端面齿加工是一大难点,尤其是对端面齿高度的检测,国内外并无成熟的检测手段,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端面齿高度测量的测量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测量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