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预测模型优化方法及其在中国页岩气产量预测中的应用

来源 :重庆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灰色预测模型是灰色系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有灰色预测模型在建模精度上还难以完全适应事物的发展变化,需要对灰色预测模型进行不断的调整,以满足实际的需要。常用的单一的优化方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灰色预测模型的建模精度,却限制了模型整体性能提升的能力。如何从整体提升灰色预测模型的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中国页岩气的产量在制定能源政策过程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由于中国页岩气产量的历史数据非常有限,呈现出典型的“小样本”特点,因此常规的以大数据集为基础的机器学习方法和统计学方法无法对小数据集进行建模。灰色预测模型是对小样本数据建模的一种方法,但传统的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中国页岩气产量时不准确,因此建立有效的灰色预测模型具有理论和应用双重价值。本文针对目前灰色预测模型优化过程存在优化能力不足的问题,基于组合优化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新灰色预测模型,并基于此方法对中国页岩气年产量进行预测。本文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开展研究工作:(1)开展灰色预测模型优化研究。以典型的三参数灰色预测模型的基本形式作为模型研究基础,通过对其表达形式进行简化,构建三参数灰色预测模型通用形式。将分数阶累加/累减技术引入三参数灰色预测模型通用形式,将建模序列整数阶生成过程扩展至分数阶生成,建立分数阶三参数离散灰色预测模型。然后基于新信息优先原则,推导模型时间响应式,同时讨论并证明新模型的性质。最后在建模过程中利用粒子群算法以模拟误差最小为原则,对模型的累加生成阶数进行寻优。(2)开展中国页岩气产量的预测研究。在数据预处理过程中结合了对未来发展趋势和转折点等的定性的分析与构建灰色页岩气产量预测模型的定量分析,然后利用新模型对2012-2018年中国页岩气产量进行了建模,并与已存的页岩气灰色预测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文中构建的新灰色预测方法优于已存的页岩气产量灰色预测方法,可实现较好的中国页岩气产量预测。
其他文献
随着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和世界贸易格局变化,以比较优势为核心的传统贸易理论已难以阐释当今日益复杂的贸易形态。本文通过国际贸易发展三个阶段的代表性学说,分析了产生贸易的动
三维目标是为了纠正传统教学知识传授倾向过重而提出的,是对新课改之前教学目标的一种超越。其中,设计并落实好三维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关键。在当前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
创业教育的实施,对于高校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高校创业教育现状与问题,从创业教育的个性化、全程化和实践平台的构建等方面进行探索,并对高校创业
曾经被网民调侃为“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创业板发行市盈率,终于被“打回地狱”。6月18日,创业板新股美晨科技上网发行价为25.73元/股,对应市盈率仅18.12倍,此市盈率创下创业板股票发行的最低市盈率,也表明创业板发行市盈率开始跌破20倍大关。而在2009年10月,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中,发行市盈率最高的达到80多倍。之后,到第二批创业板公司发行时,市盈率再创新高,金龙机电发行市盈率达到126.6